1979年我军边防战士例行巡逻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手脚溃烂的人,最重要

轩叔观察 2025-09-24 12:24:25

1979年我军边防战士例行巡逻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手脚溃烂的人,最重要的是,他随身携带有枪和三百发子弹,战士们严阵以待,怀疑对方是越军士兵时,他却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让在场的人都惊讶不已。[无辜笑] 当时中越边境战事正酣,云南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的山林间,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几名解放军边防巡逻兵在一片玉米地边缘发现了异常。 一个人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军绿色的衣服已经看不出原色,布满泥土和血渍,奇怪的是,他手里死死攥着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腰间的帆布弹药袋鼓鼓囊囊。 “小心,可能是越军!”班长示意大家散开包围,几名战士端起枪,缓慢靠近,就在这时,那个人艰难地抬起头,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别开枪...我是...中国人。” 这个人叫肖家喜,四川达州人,1958年入伍,在某步兵团炊事班当战士,2月26日他所在的六人小组奉命到前线阵地送给养,返回途中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 更要命的是遇到了一股越军,当时小组里只有他和另一名战士有武器,面对十多名追兵,情况万分危急。“你们先走,我来拖住他们!”他抓起步枪和所有弹药,朝相反方向跑去。 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他在密林中左冲右突,突然右腿一阵剧痛,子弹打穿了大腿肌肉,鲜血瞬间染红了裤腿,他咬着牙继续奔跑,直到天黑才找到一个隐蔽的山洞。 进洞前他忍着疼痛用树枝扫掉血迹,又找来枯叶遮盖脚印,山洞很浅,勉强能容下一个人,但总比暴露在外面强。 伤口在湿热的环境下很快化脓,没有消炎药,只能用山泉水冲洗,到了第三天,伤口开始腐烂,散发出阵阵恶臭,第五天他彻底站不起来了。 但他没有放弃,他开始用双手和膝盖爬行,每爬一段就要休息很久,伤口不断被磨破,新的血迹混合着脓水,浸透了裤子。 白天他躲在草丛里,夜晚借着星光辨别方向,饿了啃野菜,渴了喝露水,支撑他的想法很简单,一定要回到中国境内,绝不能死在异国他乡。 最困难的是第七天夜里,下起了大雨,他在一块岩石下躲雨,浑身湿透,冷得发抖,“不能睡,睡着就醒不过来了。”他用手掐自己的大腿,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第九天清晨当他看到远处那片绿油油的玉米地时,心里涌起一阵狂喜,在中越边境地区,越南很少大面积种植玉米,这应该是中国的土地了。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向玉米地爬去,不到半小时就被巡逻的战士发现。 战士们赶紧叫来军医,测量体温时发现已经烧到40度,他的右腿伤口深可见骨,如果再晚发现几个小时,很可能就保不住命了。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他奇迹般地康复了,右腿虽然留下残疾,但并不影响正常行走,他的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大家都叫他“爬行英雄”。 1979年6月中央军委为他颁发“钢铁战士”荣誉称号,这是对一等功臣的最高褒奖,但他从不把这些挂在嘴边,他常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 多年后已经转业的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那九天里,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如何也要爬回祖国的土地,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就是心里最朴素的想法。” 如今他的故事已经写入了军史,成为新兵入伍教育的经典案例,在那个没有GPS、没有卫星电话的年代,一个普通炊事兵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简单的求生技能,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生还之旅。 这样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并不少见,边防线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洒下过军人的汗水和鲜血,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与坚守。 网友们敬佩不已: “这位战士的意志力太强了,九天八夜爬回祖国,现代人真的难以想象这种信念的力量。” “看到玉米地就哭了的细节太戳心了,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懂祖国的意义。”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建议把他的故事写进教科书,让现在的孩子知道什么叫信仰。” “三百发子弹一颗没少,宁愿爬行也不丢弃武器,这就是中国军人的担当。” “看到伤口生蛆那段眼泪止不住,感谢先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 “建议拍成电影!比那些抗日神剧真实感人多了,这才是值得传播的正能量。” “想想现在有些人遇到点困难就抱怨,看看前辈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云南边防战士真的不容易,向所有保家卫国的军人致敬!” 大家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让年轻人记住这样的历史故事?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库

0 阅读:297

评论列表

筒单

筒单

3
2025-09-24 13:28

胜利,忠诚!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