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

静享人生趣 2025-09-22 18:28:43

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斯坦动手。 听完让人直呼 “离谱”,给出的理由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巴基斯坦人操控中国武器更好。 且不说中国和印度的军事实力差距摆在那儿,单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对抗史,也能看出这理由站不住脚。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交易,本就是主权国家间的正常贸易,巴基斯坦买中国装备,无非是看中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符合自身国防需求,跟其他国家采购武器的逻辑没两样。 巴基斯坦士兵能熟练操控这些装备,也不是什么 “特殊能力”,而是军队训练的基本操作。 就像任何一支军队,拿到新装备后,都会花大量时间练习,飞行员反复练战机起降、空战技巧,坦克兵熟悉火力控制、越野性能,练得多了自然就熟练。 之前巴基斯坦在边境应对极端组织时,枭龙战机快速响应、VT4 坦克精准打击,靠的就是日常训练积累的熟练度,这是军队的基本功。 可在这位印度将军眼里,这居然成了 “宁愿打中国也不碰巴基斯坦” 的理由,完全没看清印度自身的问题。 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说好听点是 “万国牌”,说难听点就是 “大杂烩”,空军里有俄罗斯的苏 - 30、法国的 “阵风”、美国的 C-17。 陆军里混着俄罗斯的 T-90 坦克、美国的 M777 榴弹炮、以色列的防空导弹,就连士兵手里的步枪,都有俄罗斯 AK-203、美国西格绍尔和印度自研的 “英萨斯”。 这么多不同国家、不同体系的装备堆在一起,最大的麻烦就是 “不兼容”,比如俄罗斯的雷达系统,没办法直接给法国的导弹传输数据。 发现敌方目标后,得先人工记录参数,再手动输入导弹系统,等操作完,目标早没影了。 之前印度边境演习时就出过这岔子,苏 - 30 战机发现 “敌机”,数据却传不到 “阵风” 上,最后只能看着 “目标” 溜走,场面别提多尴尬了。 反观巴基斯坦,装备体系相对统一,虽然总量可能不如印度,但胜在 “上下一条心”,飞机、坦克、导弹能配合着行动,士兵操作熟练,打起仗来像 “攥成一个拳头”,能把装备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而印度的 “万国牌” 装备,更像 “一盘散沙”,各打各的,不仅形成不了战斗力,还可能互相拖后腿。 更荒唐的是,他居然觉得 “跟中国打更划算”,中国军队用的全是自研装备,从歼 - 20 战机到 99A 坦克,再到各类导弹,形成了完整的作战体系,性能先进且稳定。 而且中国在边境的基础设施早就完善了,公路、铁路直通前线,物资能快速运到战场,印度在边境好多地方还得靠骡马运输,真打起来,士兵的弹药、粮食都可能供不上。 1962 年的边境冲突就是教训,当时印度也是靠 “万国牌” 装备,结果后勤跟不上,士兵连棉衣都没有,最后输得一塌糊涂。 这么多年过去,中国的军事实力只增不减,印度心里其实门儿清,跟中国打仗根本没胜算,说 “宁愿打中国”,不过是嘴上硬撑,心里虚得很。 这位将军的言论,无疑暴露了印度军事和战略上的双重困境,军事上,印度一直想当 “军事强国”,却走不出 “买装备撑门面” 的怪圈。 自己的军工产业不争气,造的步枪经常卡壳,坦克性能不达标,只能靠买国外装备,可买装备只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解决不了用得好、能配合的问题。 印度一直想当南亚 “老大”,却没能力摆平周边国家,对巴基斯坦,打了好几次都没占到便宜,对中国,想在边境搞小动作,又怕引发真正的冲突。 这种 “高不成低不就” 的状态让印度越来越焦虑,这位将军的话,就是焦虑的体现 —— 想靠 “敢跟中国叫板” 显示 “强大”,又不敢真得罪中国。 说到底,这位印度将军的话就是异想天开,与其纠结 “跟谁打”,不如先解决自己的问题。 信源:海峡网--2025-5-13--《印度退役中将张口就来:巴基斯坦人操控中国武器更好,宁愿和中国作战而非巴基斯坦》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静享人生趣

静享人生趣

静享人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