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歌是不是该换一换?近几年,网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他们觉得看奥运会时,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虽然国歌很经典,但和那段苦难的历史联系太紧密了,能不能换一首歌,让大家知道“苦日子已经过去了”。这个建议一出来,网友们立刻炸开了锅,有人直接反驳:“居安思危都不懂,又开始怀念大清了?” 国歌和普通流行歌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它不仅仅是一段旋律,更是一个民族历史情感的承载物,国歌每次响起背后代表的是全体中国人曾经共同经历的苦难与奋斗,也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义勇军进行曲》出现在那个国家面临重大危机的年代,那时中国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阴影笼罩,作词的田汉是身陷囹圄、心怀家国的知识分子,作曲的聂耳则远在异国,用音乐表达出对祖国的思念和忧伤,他们用这些音符、歌词,唤醒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团结抗争。 有人疑问,今天的中国早已是世界大国,大家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还需要用当年那种充满警示和抗争气息的歌做国歌吗?这样的声音并不少见,但这些年地震灾区、重大国际赛场、国家出现需要团结一致的时候,国歌的歌声总能振奋人心给大家带来共识和希望。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保留着带有历史伤痕和斗争故事的国歌,像法国的《马赛曲》,写的是革命年代热血奋战;俄罗斯的国歌虽然曲调多次变化,但内核一直没变,大家都没有因为时代进步就随意更换,历史和精神是通过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有些人提到《歌唱祖国》也很好听,觉得换成它更有节日气氛,更符合现代中国的形象,这首歌的背景其实同样和《义勇军进行曲》紧密相连,它表达的自豪感和胜利也是经过无数奋斗之后才有的成就,两首歌的意义不是对立而是互为补充,讲述了中国从苦难到辉煌的完整过程。 讨论国歌是不是要改其实也是在问我们该怎么看待过去那段路,中国能有今天是靠一代代人的拼搏才换来的,如果失去了这些经历和精神,再好的环境也容易变得浮躁和松懈,歌曲提醒大家不要忘了来路,也要脚踏实地走好现在和未来。 国歌反映了国家记忆和民族的共同情感,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签,它不只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更是留给未来的声音,中国的过去和现在都需要一首让大家共同感受到力量和信念的歌,这首歌是全体中国人的坚强符号。 你觉得国歌有没有必要更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中国的国歌是不是该换一换?近几年,网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他们觉得看奥运会时,国旗
明明很懂行
2025-09-24 11:12: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