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法院9月10日判处了7名中国人每人20年监禁,原因是他们强迫90多名马拉维人在约翰内斯堡以很低的工资在工厂工作。 消息一出,南非本地社群炸了锅,有人把工厂外墙照片发到网上,配文:这哪是厂区?分明是低配版“古拉格”。更讽刺的是,厂房外墙上还刷着红漆标语——“合作共赢,诚信至上”,夜里却传来工人挨打时的惨叫,啪啪打脸。有人翻出工商注册信息,这家厂挂着“服装出口”的羊头,干的却是现代奴役的狗肉,订单流向欧美快时尚品牌,一件标价299兰特的T恤,成本被压榨到不足3兰特,利润全进了中间商的口袋。 庭审那天,7名被告齐刷刷站在被告席上,西装革履,头发梳得锃亮,律师团还试图把锅甩给“语言不通”“管理疏忽”。法官听完证人陈述,脸直接黑成锅底:疏忽?把14岁孩子关进铁丝网,每天干11小时,工资按一半发,这叫疏忽?当庭怼回去:你们就是把人当成“会说话的机器”,机器坏了还知道上油,你们连油都懒得给!旁听席爆出掌声,几个马拉维工人当场哭得蹲在地上,他们等这句公道话,等了整整四年。 有人问我,20年判得轻不轻?我说对比他们造的孽,真不算重。南非法定最低刑期才15年,法官一次性拉到20年,已经顶格,还附加了民事赔偿——每人要向受害者支付50万兰特精神损失费。别看数字唬人,摊到91名工人头上,也就够补几年欠薪,连心理创伤的零头都盖不住。更现实的是,厂子早被转移资产,银行账户里只剩空壳,赔偿能不能到账,还得打问号。现代奴役的可怕就在这儿:犯罪成本远低于收益,判得再狠,也挡不住下一个逐利者眼红。 再说回我们自己。新闻评论区里,不少华人网友气得跳脚: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确实,七成侨胞老老实实开店、种菜、搞建筑,被这几颗“老鼠屎”一搅,形象瞬间回到解放前。可光骂还不够,得问问自己:平时买便宜货时,有没有看产地?9块9包邮的T恤,凭啥能做到9块9?原料、运费、平台抽成通通要钱,最后留给工人的还能剩几毛?我们每一次“捡便宜”,都在给这条灰色链条续命。别急着喊冤,先低头看看衣柜,说不定就能翻出“罪证”。 我曾在广州服装档口打过暑假工,亲眼看老板如何把“价格打下来”。版式抄大牌,面料用最次,工价按件算:一件T恤0.8元,工人手脚再快,一天撑死做200件,挣160块,还要自己承担房租、水电、伙食。档口小妹却拍着胸脯向老外保证:Our factory is BSCI certified!证书怎么来的?网上模板套一套,两千块搞定。那一刻我明白,所谓“血汗工厂”不是形容词,是动词,一刀一刀把人的血与汗榨成利润。南非这个案子,只是把舞台搬到海外,剧本一模一样。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大平台”“大品牌”自律,拉倒吧,自律要是有用,还要法律干嘛?真正能堵住漏洞的,只有三样东西:受害者的勇敢、当地政府的决心、消费端的觉醒。2019年逃跑的那个马拉维小哥,就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他要是认命,后面90个人还得继续熬。南非警方也给力,接警后没和稀泥,直接联合劳工部、移民署突袭,该取证取证,该遣返遣返,才没让事情烂在抽屉里。至于我们,下次看到“超低价”“尾单”“清仓”,不妨多问一句:便宜到离谱,谁在买单?如果答案是“看不见的人”,那就别买,让链条断在自己手里。 法庭宣判后,91名工人里有一半选择留在南非,打零工、学手艺,发誓要把失去的年华挣回来;另一半回到家乡,把经历讲给村里人听,像打预防针——“外面有狼,别谁招手就跟走”。而那座“人间地狱”工厂,被政府夷为平地,铁丝网拆下来卖废铁,围墙涂成彩虹墙,画上大大的字:No to Modern Slavery. 路过的小孩仰头问大人啥意思,大人翻译:“别让任何人把你当牲口。”一句话,比任何口号都响亮。 写到这儿,我脑海里老晃着那个14岁孩子的影子。他本该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偷偷给同桌传纸条,却被骗进高墙,每天踩着缝纫机,抬头只见铁丝网。希望他现在能重新背起书包,也希望下一个“他”不再出现。毕竟,世界不该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而该是有灯有火、能让人像人一样活着的地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印度冷笑话——刹帝利在印度,婆罗门和刹帝利是不受法律法规约束的,他们想推自行
【55评论】【24点赞】
重逢一笑。。
判的少了,应该让他们死在监狱里,这些反社会的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