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威胁要轰炸中国? 就在9月15日,他当着史上最大规模的美国议员团的面,宣称以色列将用“自己的方法”对抗中国!鉴于以色列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轰炸,全球网友都在问:他准备轰炸中国吗?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内塔尼亚胡又一次把自己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9月15日,在史上规模最大的美国议员代表团面前,他突然放出一句狠话:以色列将用“自己的方法”对抗中国! 这番话一出口,立刻在全球舆论场掀起巨浪,毕竟,以色列历来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外乎“空袭”“定点打击”,于是很多网友忍不住问:难道他真准备轰炸中国吗? 要理解他为什么在这个场合说这种话,得先看看以色列如今的处境。 过去几年,以色列经济出现明显下滑,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只有1.2%,是近五年来的最低点。 国内社会同样不太平,他力推的司法改革激起了大规模抗议,从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每周都有民众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游行。 与此同时,加沙战事不断消耗国力,军费开支高得惊人,有人算过账,每周花掉的钱足够支撑几个中等城市一年的财政,可以说,他的内政成绩单上几乎没有亮点。 外交上也没好到哪里去,加沙局势让以色列在联合国会议上屡遭指责,连过去的老朋友法国、德国也开始在关键议题上投反对票。 以色列想拉拢土耳其、印度共同抗衡伊朗,结果因态度过于强硬,谈判直接破裂。 原本还有机会参与沙特牵头的中东铁路项目,可因为频频放狠话,最终把自己踢出了名单,这样的背景下,内塔尼亚胡突然挑明要“对抗中国”,怎么看都像是一种转移视线的手段。 他这番话选择的时机也耐人寻味,台下坐着的是两百多名美国议员,算是空前规模的访问团。 在这种场合,他抬出中国,实际上更多是说给美国人听的,毕竟美国这几年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频频施压,总想着拉盟友一起站队。 内塔尼亚胡的意思很明显:你看,我已经主动跟中国划清界限了,是不是该给点额外支持?换句话说,这更像是一场表忠心的表演。 问题在于,以色列真能承受得起和中国翻脸的后果吗? 事实摆在那儿,中以之间的经贸往来逐年增加,2024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220亿美元,中国稳居以色列第三大贸易伙伴的位置。 而且很多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高科技产品,背后都离不开中国的支撑,从农业滴灌设备的芯片,到新能源电池的关键原料,再到医疗设备的零部件供应,都与中国企业密切相关。 当他说要用“自己的方法”对抗中国时,不少观察人士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因为这话听上去更像是一句空喊口号,而非可行战略。 中以两国相距万里,既没有直接的地缘冲突,也不存在实质性的军事对立,真要走到对抗那一步,受伤最重的恐怕还是以色列自己,就连《华尔街日报》都忍不住评论,这种表态简直像个笑话。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建设性角色正在不断增强,沙特、阿联酋、卡塔尔这些地区大国都在加大对华合作,能源、基建、金融等领域的合同一签就是几十年。 相比之下,以色列却因过度冒进而被排除在外,内塔尼亚胡口口声声说以色列被“孤立”,其实孤立是他自己造成的。 从舆论层面来看,他指责中国和卡塔尔搞“信息战”,说对方在社交媒体上用AI、用广告、用水军来打击以色列形象。 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加沙战场上发生了什么,全世界都能看得见,大量的照片和视频是实打实的记录,不需要什么“带节奏”,就已经让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应。 内塔尼亚胡的麻烦在于,他越来越陷入一种逻辑悖论:一方面,他需要美国的支持,于是不断抬高对外敌人的调门;另一方面,他的国家却在经济和科技上深深依赖与中国的合作。 嘴上喊得再响,现实摆在眼前,他很难真正和中国全面翻脸,这种两难处境,最终可能把以色列拖进更深的外交困境。 说到底,这场关于“轰炸中国”的舆论风波,更像是一场短命的政治秀,它的目的不是传达某种明确的战略意图,而是暂时缓解内外压力。 问题是,靠放狠话来掩盖危机,从来不是长久之计,在这个信息无处不在、合作不可或缺的时代,任何试图挑起冲突的表演,最终都可能反噬自身。 至于内塔尼亚胡,他能靠几次这样的“甩锅表演”撑到什么时候?这恐怕才是全世界真正关心的问题。 对于这番离谱的言论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
内塔尼亚胡威胁要轰炸中国?就在9月15日,他当着史上最大规模的美国议员团的面,
叁号知识局
2025-09-19 13:07:45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