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列宁遭遇刺杀,女刺客卡普兰对着他连开了三枪。很快杀手便被抓捕,而她的

虎虎聊娱乐 2025-09-18 13:36:26

1918年,列宁遭遇刺杀,女刺客卡普兰对着他连开了三枪。很快杀手便被抓捕,而她的下场实在是惨不忍睹...... 1918年夏末的莫斯科,夜色中一颗颗子弹划破空气,直奔苏维埃革命的灵魂而去。那位视力模糊的女刺客卡普兰,为什么偏偏选在工厂演讲后动手?   范尼·卡普兰1890年出生在沃伦省一个犹太家庭,她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家里虽不富裕,但总有点文化底子。那年头,俄国社会矛盾尖锐,工人农民苦哈哈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1905年革命一爆发,十五岁的卡普兰就钻进无政府主义圈子,用“多拉”化名在基辅搞地下活动。转眼1906年,她卷进一次针对官员的爆炸案,行动败露后被抓。法庭本想判死刑,看她年纪小,改成终身劳役,扔到西伯利亚涅尔钦斯克矿区。那地方条件差劲,铅银矿井里灰尘呛人,她干了十一年重活,眼睛彻底坏了,出来时几乎看不清东西。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她作为政治犯被放出来,回欧洲俄国部分治眼,视力勉强恢复点,但还是得靠人扶着走。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领导苏维埃政权站稳脚跟,这本是工人阶级的大喜事。可卡普兰加入的社会革命党跟布尔什维克闹翻了。她觉得解散立宪会议是背叛革命原则,就把矛头对准列宁,打算通过刺杀来搅局。新生苏维埃国家正面临帝国主义封锁和内战围攻,这样的阴谋来得正是时候,反革命分子总想趁乱下黑手。 8月30日晚,列宁去莫斯科米赫尔松工厂给工人讲话。这厂子是生产手榴弹的重要地方,工人阶级的脊梁。演讲刚结束,列宁往汽车那边走,人群围着喊支持。卡普兰早混进去,她眼睛不行,就凭声音和动静判断位置。列宁一转身,她对准开火,三枪连发。第一枪打中左肩,第二枪擦过脖子,第三枪伤了旁边一个女工。列宁当场倒下,血流一地,现场乱套了。卫兵和工人扑上去把卡普兰按住,她没来得及跑,手枪被夺,人被绑了押走。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卡普兰被直送契卡总部。审讯室里灯光昏暗,她被问动机和同伙,只冷冷说列宁毁了革命,死活不松口。搜身时,从她兜里翻出一本破笔记本,上面画着工厂附近的草图,证明她早踩点摸清了列宁行程。契卡没拖泥带水,三天后9月3日凌晨,她被拉到克里姆林宫旁空地枪决。行刑时她没蒙眼,就那么直挺挺倒下。尸体装铁桶浇汽油烧了,灰撒了没人收。这下场够惨的,反革命分子就该这么收拾,绝不能手软。   列宁伤得重,子弹卡在体内,医生怕再出事,没敢马上取。抬回克里姆林宫,他一度神经出问题,说话不利索,只能写字跟同志交流。从1922年起,中风接二连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924年就走了。这刺杀虽没得逞,但对苏俄打击不小。帝国主义和白卫军正围攻,内部社会革命党这些家伙还捅刀子,形势危急。布尔什维克领导层看清了敌人的嘴脸,9月5日就宣布红色恐怖,契卡大显神威,抓捕反革命分子,保卫苏维埃政权。 红色恐怖一启动,全国上下动真格的。社会革命党被连根拔起,各地契卡行动雷厉风行,清除破坏势力。想想那时候,苏俄刚从沙皇枷锁里挣脱,内忧外患一大堆。列宁的伤没白挨,它警醒了全党全军全人民,革命道路上敌人无处不在,得用铁腕维护新生政权。这政策来得及时,稳住了阵脚,让社会主义建设能喘口气往前推。历史证明,面对反革命阴谋,软不得,硬碰硬才能护住江山。 回看卡普兰这人,从小卷进激进活动,到后来反水刺杀,典型的机会主义分子。她早年反沙皇没错,可革命胜利后不认账,加入社会革命党搞分裂,就走偏了路。苏维埃国家是工人农民的天下,她那套小圈子把戏,早晚碰壁。刺杀列宁,本想乱中取胜,结果加速了自己的灭亡,也暴露了敌人的丑态。这样的教训,在我们党历史上也常见,党内总有少数人动摇,关键时候得旗帜鲜明,站稳无产阶级立场。   这事对世界革命影响深远。苏俄的坚持,鼓舞了各国共产党人,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里讲,暴力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红色恐怖就是这工具的生动实践。它不是乱杀,而是针对性打击,维护了苏维埃的纯洁性。想想今天,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靠的就是对敌斗争的清醒头脑。反分裂反恐怖,从来是硬道理。 卡普兰的笔记和行动细节,后来成了历史档案,证明社会革命党高层指使。她半盲还能开枪,靠的是事先准备,可惜棋差一招。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加强了安全措施,列宁出行更低调,但他的思想火炬照亮了前路。  

0 阅读:0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