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74军副军长余程万在香港意外遇害,女儿在收拾余程万的遗物时,在他日记

尔说娱乐 2025-09-17 13:39:41

1955年,74军副军长余程万在香港意外遇害,女儿在收拾余程万的遗物时,在他日记本上看到有这样的一段话:我生平最感谢的人就是张恨水了,他帮了我两件大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3年的常德城,炮火连天,硝烟弥漫。 余程万站在残破的城墙上,望着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日军。 他麾下的八千将士已经血战十余日,弹药将尽,粮草短缺,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誓死不退的光芒。 这场被后世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惨烈战役,成就了余程万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成为他人生转折的起点。 在这场惨烈的战役后,著名作家张恨水被将士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 他主动联系余程万,提出要为57师将士撰写战史。 经过深入采访和细致考证,张恨水创作完成了《虎贲万岁》一书。 这部作品不仅真实记录了常德保卫战的惨烈战况,更让余程万和57师的英名传遍大江南北。 张恨水在书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为余程万和57师将士正名。 战役结束后,满目疮痍的常德城内,幸存将士们相拥而泣。 余程万抚摸着城墙上的弹痕,心中百感交集。 他因战功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却也因最终失守常德而面临军事审判。 在蒋介石的震怒下,这位抗日英雄被押上法庭,险些被判处极刑。 多亏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干预和黄埔同窗们的全力营救,才保住了性命。 在此期间,张恨水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为余程万辩护,强调常德保卫战的战略意义和将士们的英勇表现。 抗战胜利后,余程万被调往云南驻防。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岁月里,他开始为家人谋划后路。 透过香港友人的帮助,他在新界屏山购置了一处庄园,将妻儿送往这个英殖民统治下的避风港。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常站在军营外,遥望南方,思考着未来的道路。 张恨水在此期间仍与余程万保持书信往来,时常寄去自己的新作,并在信中鼓励余程万保持信心。 1949年,历史的洪流将许多人推向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当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溃败时,余程万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避居香港。 他脱下军装,换上便服,登上了前往香港的航班。 飞机降落启德机场时,他透过舷窗望着这个陌生的城市,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 临行前,张恨水特意赶来送行,并赠予他新出版的著作,在扉页上题写"英雄永不言败"的赠言。 在香港的日子起初颇为惬意。 余程万用早年积累的财富经营着各种生意,从九龙城寨的商铺到中环的钱庄,都能看到他的产业。 他很快成为新界一带著名的富商,当地人都尊敬地称他"余大财主"。 每周日,他都会驱车前往屏山的别墅"华苑",与如夫人吴冰共度周末。 值得一提的是,吴冰正是因为阅读了张恨水的《虎贲万岁》,才对余程万产生敬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姻缘。 吴冰是余程万生命中一段美好的邂逅。 这位比他年轻二十岁的女子,因读罢张恨水所著《虎贲万岁》而对将军心生敬慕。 两人相识后,很快坠入爱河。 余程万常常感慨,是张恨水的生花妙笔让他的故事得以流传,也让他收获了这份难得的感情。 然而,平静的生活之下暗流涌动。 1950年代初期,香港成为各方势力角力的舞台。 台湾特务机关对避居香港的前国民党将领严密监控,余程万因与大陆方面的某些接触,引起了台湾方面的特别注意。 在此期间,张恨水曾托人带信给余程万,劝他谨慎行事,保重身体。 1955年8月27日,一个闷热的夏夜。 余程万处理完生意上的事务,驱车返回屏山的别墅。 车子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两旁树影婆娑。 他摇下车窗,让夜风吹拂面庞,却不知危险正在逼近。 当他的座驾驶近"华苑"大门时,三条黑影从暗处窜出,持枪将他挟持。 在书房桌上,还摊开着张恨水最新寄来的书信,信中关切地询问他在香港的生活状况。 这场看似普通的抢劫案,却暗藏杀机。 在警匪交火中,余程万不幸中弹。 当警方冲入别墅时,发现将军倒在血泊中,手中还紧握着一本《虎贲万岁》。 法医检验发现,致命子弹来自一支英国制左轮手枪,这种枪械在香港极为罕见,这个细节让案件蒙上了政治暗杀的阴影。 张恨水后来得知噩耗,悲痛万分,在回忆录中详细记述了与余程万的交往经历。 张恨水得知噩耗后,悲痛不已,在回忆录中写道: "将军一生为国,最终却落得如此结局,令人扼腕。" 张恨水还特意撰写悼文,发表在香港的报纸上,追忆余程万的抗日功绩和高尚品格。 张恨水通过文字让余程万和57师将士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而余程万也用自己的人生轨迹,诠释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中国军人的气节与担当。 主要信源:(大皖新闻——李品齐:张恨水书信 真文人情怀)

0 阅读:0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