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预测:全球海战一旦爆发,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能击败美军。 北冰洋的冰层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寒光。2025年9月,俄罗斯海军的"大洋"演习在这片极寒之地拉开帷幕。 超过140艘各型舰艇、60架军机以及约3.5万名官兵,在从巴伦支海到鄂霍次克海的广袤海域展开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军的052D型驱逐舰和综合补给舰首次出现在这一传统由俄罗斯主导的演习中,两国海军在日本海进行了联合反潜和防空演练。 随着北极冰层融化,新的航道和资源争夺日趋激烈,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同期在挪威海进行演练,双方舰机最近时仅相距200海里。 "现代海战早已不是数量的比拼,"康斯坦丁·西夫科夫博士,在莫斯科的办公室内指着电子沙盘说道。 这位曾任苏联海军电子战军官的军事专家,如今是俄罗斯火箭与炮兵科学院副院长,墙上挂着一张发黄的照片,1985年,年轻的两科夫在北莫尔斯克海军基地操作"钟声"电子对抗系统。 俄罗斯海军的非对称战略建立在精密的力量分析之上,美国海军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和遍布全球的375个军事基地,但其维护成本令人咋舌。 一艘"福特"级航母的全寿命周期费用超过250亿美元,更棘手的是,美国海军47%的主力舰艇舰龄已超过30年,2022年"布什"号航母甚至因配电系统故障,在港口停滞了整整三个月。 西夫科夫在2023年的研究报告中详细推演了这种脆弱性,假设在北大西洋航线,只需在格陵兰-冰岛-英国之间的海峡布设智能水雷,配合"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饱和攻击,就足以迟滞美军增援舰队72小时以上。 这个时间窗口足够俄罗斯战略核潜艇占据发射阵位。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最新接收的"北风之神-A"级核潜艇",亚历山大三世"号正在演习中展示这种能力。 该艇搭载的"布拉瓦"导弹能够从鄂霍次克海发射,覆盖1.2万公里内的目标。 更令人警惕的是"波塞冬"核鱼雷,这种搭载200万吨当量核弹头的无人潜航器,理论上可以制造500米高的放射性海啸,彻底摧毁沿海军事设施。 演习中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细节是,中俄海军在宗谷海峡举行了联合搜救演练,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朝日"号驱逐舰始终保持在20海里外跟踪监视,这场面恰似当代海洋权力博弈的微缩图景。 中国海军的崛起正在改变传统海权格局,拥有50艘驱逐舰和100艘护卫舰的中国海军,其造舰速度令人惊叹,2018年至2023年间下水的舰艇吨位相当于整个法国海军。 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西夫科夫在最近发表的《多极世界中的海军战略》中指出:"太平洋正在重现17世纪‘多方博弈’的地缘格局。" 美国传统盟友体系出现松动:菲律宾2023年拒绝更新《部队访问协议》,新西兰连续两年未参加"环太平洋"军演,甚至日本也在悄悄保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对话。 欧洲海军的衰退形成鲜明对比,英国皇家海军现役驱逐舰仅剩6艘,2022年"钻石"号因发动机故障提前退役。 德国海军18艘护卫舰中只有5艘处于战备状态,2023年北约演习中,德国"巴登-符腾堡"号甚至因计算机故障在挪威海岸漂流了整整两天。 俄罗斯自身也面临严峻挑战,乌克兰冲突导致黑海舰队损失了35%的大型水面舰艇,北方舰队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仍在维修中。 西方制裁使得22350型护卫舰的建造进度延迟了18个月,印度拒绝交付承诺的燃气轮机,迫使俄罗斯不得不重新启用冷战时期的造船技术。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西夫科夫的论断显得格外沉重:"唯有俄罗斯能通过核能力和不对称武器击败美国海军。"但这个结论有个残酷的前提,冲突必须升级到核战争层面。 正如西夫科夫在接受《红星报》采访时所言:"21世纪的海军战略家,首先应该是和平的工程师。 我们发展不对称力量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是为了让某些人不敢轻易启动战争的按钮,"站在北冰洋逐渐消融的冰原上,人类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分割海洋,而是如何共同守护这个孕育了所有文明的蓝色星球。
俄专家预测:全球海战一旦爆发,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能击败美军。 北冰洋的冰层在月
张五笙说历史
2025-09-14 21:43:38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