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华人表示“如果中国无人机,足够先进,为什么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大多数都是中

阿智通鉴 2025-09-12 11:44:19

一位美国华人表示“如果中国无人机,足够先进,为什么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大多数都是中国无人机,而很少看到其他国家的”,恐怕这位华人还不知道,现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战场当中,使用的改装型无人机,大多数都是使用,中国民用武装无人机改装的。   戈登・张在访谈里说,如果中国无人机真那么先进,为啥战场上被打下来的多数是中国产的,其他国家的很少见?他觉得这说明中国技术不行,但其实他可能没搞明白现在战场上的真实情况。现在全球那些打得火热的战场上,到处飞的无人机里,十有八九都是用中国民用无人机改装的,这跟专门设计的军用无人机根本不是一回事。   就拿俄乌冲突来说,两边士兵手里最常用的就是大疆那些民用型号。乌克兰总理都公开说过,他们军队买走了全球六成的Mavic系列无人机。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农民喷农药、给勘探队拍地形用的,压根不是为打仗设计的。可到了战场上,士兵们给它们加装个手榴弹投掷器,或者绑上炸药,就成了简易攻击工具。   你想想,这种用民用设备临时改造的玩意儿,既没有军用无人机的抗干扰系统,也没有装甲防护,面对对方的电子战设备和高射炮,可不就容易被打下来嘛。而且前线每天都要消耗成百上千架,飞得又低又慢,被击落的数量自然看着就多。   更有意思的是,就算中国早就加强了无人机出口管制,严禁这些设备流入冲突地区,可战场上还是到处都是中国无人机的影子。乌克兰通过欧洲的中间商偷偷进货,俄罗斯也从第三方渠道想办法弄,光是2023年上半年,就有几百万架中国无人机和零件通过各种路子流进战场。   这恰恰说明中国民用无人机的性价比有多高,供应链有多厉害——别的国家要么造不出来这么便宜耐用的,要么产量根本跟不上战场消耗。美国硅谷也给乌克兰送过无人机,可那些东西动不动就好几万美元一架,抗干扰能力还不行,俄军电子战一开就失控,乌克兰士兵用了几次就全换成中国货了。   反观美国那些正经的军用无人机,比如MQ-9“死神”,听起来高大上,能挂导弹能长时间巡航,可在战场上露面的次数少得可怜。不是说它们不会被打下来,也门的胡塞武装这一年多就击落了十几架MQ-9,只是因为这玩意儿太贵了,一架好几千万美元,谁也舍不得像中国民用无人机那样铺天盖地地用。   美军自己都心疼,在也门损失几十架就喊着“不可持续”,哪像俄乌双方那样,每天损失几百架民用无人机眼睛都不眨,反正几百美元一架,换个零件又能飞。   其实中国的军用无人机早就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了名气,翼龙、彩虹这些专门设计的型号,在中东战场上经受过实战考验,抗干扰能力和打击精度都很过硬。但这类高端军用无人机价格不菲,一般国家装备不起,更不可能像消耗品那样随便用。   现在战场上真正满天飞的,还是那些中国民用改装机,它们就像战争中的“消耗品子弹”,用完就扔,被打下来了也不可惜。这种情况下,被击落的数量自然比那些偶尔露面的高端军用无人机多得多。   再说了,中国无人机在全球民用市场占了七成以上的份额,供应链成熟到什么程度?就算西方想禁都禁不住。美国自己的警察和军队都得通过租赁公司偷偷用大疆,因为本土企业根本造不出性价比这么高的产品。   俄乌双方更是离不开中国的无人机零件,电池、电机、摄像头,缺了这些,他们自己生产的无人机都没法上天。这种全球供应链优势带来的普及性,让中国无人机成了战场上的“主角”,被击落的概率自然比那些小众的外国型号高得多。   所以戈登・张看到的“中国无人机老被打下来”,其实是因为中国民用无人机太好用、太普及了,成了战场标配。就像打仗时步枪被击落的肯定比导弹多,但你不能说步枪技术不行。那些改装无人机本来就是用最低成本干最危险的活,被击落反而是正常现象。   这恰恰说明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强大——能把民用产品做到让全世界战场都离不开,这本身就是技术实力和产业能力的体现,跟所谓的“技术不行”根本不沾边。要是真比军用无人机的硬实力,中国那些专门为作战设计的型号,在国际市场上的口碑和实战表现,可一点都不比别人差。

0 阅读:8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