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警卫撬开窗户,进入美国准将多齐尔的住宅,结果发现将军夫人被捆在地上,嘴里塞着布团,墙上留下一排弹孔,将军下落不明。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意大利,那段时期被称为“铅色年代”。为什么叫“铅色”?因为子弹是铅做的,天空是阴沉的。极左和极右翼势力相互攻击,爆炸、暗杀、绑架层出不穷。 红色旅就是这股浪潮中最凶残的一支。他们信仰马列主义的极端教条,目标是推翻意大利政府,把北约势力赶出去。在绑架多齐尔之前,他们最“著名”的战绩是在1978年绑架并杀害了意大利前总理阿尔多莫罗。连本国前总理都敢动,绑架一个美国将军,对他们来说,更是“革命功绩”。 1981年12月17日,多齐尔在维罗纳的公寓里。四个伪装成水管工的红色旅成员敲响了他家的门。将军夫人开门后,这伙人迅速冲入室内,制服了多齐尔夫妇。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为了防止将军反抗,他们甚至朝墙壁开枪示警。在把将军夫人捆绑结实后,他们用一个大箱子装着多齐尔将军,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公寓。 整个西方情报界瞬间炸锅了。里根政府暴怒,要求意大利必须全力营救。意大利政府更是颜面扫地,动用了数千名警察和特种部队,展开了堪称意大利战后最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多齐尔将军被带到了哪里?他被关押在帕多瓦市一个看似普通的公寓里。这个藏身之处非常隐蔽,红色旅的成员在这里对他进行了长达42天的审讯。 多齐尔深知自己掌握着大量北约的机密情报,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红色旅的目的很明确:一是通过审判多齐尔来宣传他们的政治理念;二是从他嘴里撬出北约的军事部署。 在被囚禁期间,多齐尔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纪律。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头脑清醒。面对审讯,他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只提供那些早已公开的信息,对于核心机密守口如瓶。红色旅甚至给他拍了照片,照片上的多齐尔面容憔悴,举着写有标语的牌子,试图以此对他施加心理压力。 与此同时,外面的世界为了找他已经天翻地覆。美国派出了最顶尖的反恐专家小组协助意大利,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三角洲部队”的顾问。然而,红色旅的组织非常严密,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转机出现在红色旅内部的分裂和意大利警方的“渗透战术”上。当时意大利通过了一项新法案,鼓励恐怖分子自首或提供情报以换取减刑。这一招非常有效,一些意志动摇的红色旅外围成员开始松口。 1982年1月28日,经过艰苦的情报研判,意大利国家警察中央治安行动局终于锁定了多齐尔被关押在帕多瓦的那间公寓。 行动代号“冬季收获”。当天下午,10名NOCS突击队员悄悄接近目标公寓。他们没有选择爆破强攻,因为担心恐怖分子会第一时间杀害人质。他们选择了更精妙的方式——伪装成维修工,诱骗看守开门。 当门打开的一刹那,突击队如闪电般冲入室内。整个行动过程快到让人窒息——从突入到制服所有恐怖分子,解救出多齐尔将军,全程只用了不到90秒钟。多齐尔当时正戴着耳机听音乐,甚至没完全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当突击队员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喊出“我们是意大利警察,你自由了”时,这位被囚禁了42天的将军才意识到,这场噩梦结束了。 多齐尔获救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好,感谢意大利警方的出色工作。”这句话通过媒体传遍全球,极大地鼓舞了西方世界的士气。 这次营救行动的意义远不止救出一个人。它被视为意大利政府对抗红色旅的决定性转折点。通过审讯被捕的红色旅核心成员,意大利警方顺藤摸瓜,几乎摧毁了红色旅在威尼托大区的整个网络。从此以后,红色旅元气大伤,再也没能发动如此规模的行动,逐渐走向消亡。 多齐尔将军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和坚韧的范本。他在极端压力下守住了底线,最终等来了黎明。他的经历是物理上的囚禁,有明确的敌人和清晰的解救目标。 多齐尔将军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恶劣,个体的精神力量是抵抗一切侵蚀的最后防线。同时,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陷入困境时,或许也该思考,他们是被困在了怎样的“牢笼”里?我们能否成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NOCS突击队”? 历史不只是用来缅怀的,更是用来反思的。从1981年的维罗纳到2025年的今天,我们对安全、自由和人性的理解,一直在深化。
近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署宪法修正案,正式将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定义为国家缔造
【48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