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一伙德军闯入北京一家妓院,刚要侵犯一名女子,便听见女子用流利的德语说:“我认识瓦德西将军,回去告诉他我是赛金花。”德军被吓住便不敢冒犯,德国将军闻讯赶来,当他看到妓女顿时愣住了,她还真没有吹牛。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00年的北京城,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紫禁城的宁静,德军士兵端着刺刀冲进八大胡同的一家妓院,正准备对一名女子施暴。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这名女子突然开口,用流利的德语说道:"我认识瓦德西将军,回去告诉他我是赛金花。" 德军士兵愣住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中国妓女居然能说出他们统帅的名字,还敢声称认识他,士兵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突发状况,最终,他们决定把这件奇怪的事情报告给上级。 第二天,瓦德西派人把赛金花接到了他的住所,当这位德军统帅看到眼前的女子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神色憔悴的女人,竟然真的是十几年前在柏林皇宫宴会上认识的那个光彩照人的"公使夫人"。 这一切还要从1887年说起,那时候赛金花还叫赵彩云,在苏州花船上做清倌人,状元洪钧看中了她,不顾世俗眼光纳她为妾,还带着她一起出使欧洲。 在柏林的那些日子里,赛金花穿着洋裙出入各种外交场合,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聊天,跟首相俾斯麦碰杯,还和年轻军官瓦德西在军官俱乐部跳过舞,她用极短的时间掌握了德语,在欧洲上流社会如鱼得水。 可是好景不长,洪钧回国后不久就病死了,洪家以她出身卑微为由把她赶出了家门,她只好重新回到风尘圈,从上海辗转到天津,最后在北京开了"金花班",成了八大胡同里有名的"赛二爷"。 谁也没想到,当年在欧洲积累的那些经历和人脉,会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成为她的救命稻草。 重新相认后,赛金花并没有急着叙旧,她指着窗外烧杀抢掠的德军,直接对瓦德西说:"你们德国自诩文明国家,现在干的事情比野蛮人还要残忍。" 她继续说道:"纵容士兵屠城,你在欧洲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德国是有纪律有荣誉的军队,不应该做这种事情。" 瓦德西听了这番话,脸色都变了,作为一个在欧洲受过良好教育的军官,他当然知道国际形象的重要性,而且德国国内的舆论压力也让他感到头疼,赛金花的这番话正好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第二天,德军就下令约束士兵的行为,禁止滥杀无辜,北京百姓突然发现,街上的屠杀停止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变化背后站着一个曾经被他们看不起的风尘女子。 事情还没有结束,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杀后,他的夫人坚持要慈禧太后抵命,和谈陷入了僵局,李鸿章急得团团转,最后想到了赛金花,请她出面调解。 赛金花主动找到了克林德夫人,用她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说服对方:"中国最隆重的纪念方式是竖立牌坊,这比杀人更有尊严,也更符合文明国家的做法。" 经过多次周旋,克林德夫人最终同意了这个提议,后来在东单竖立的克林德碑,就是这次草根外交的成果。 北京老百姓把赛金花捧成了"九天护国娘娘",民间到处传唱着"九城芳誉腾人口,万民争传赛金花"的赞美诗。 可是清廷并不买账,他们嫌赛金花出身丢人,一分钱奖励都不给,后来还找借口把她抓去坐牢。 历史学者们对她的评价也分成了两派:有人认为她是用智慧和勇气拯救了北京城的英雄,也有人质疑她与瓦德西的关系,认为她的行为不过是投机取巧。 晚年的赛金花境遇凄凉,三任丈夫都早逝,唯一的女儿也不愿意认这个"不体面"的母亲。 1936年冬天,她在北京居仁里的一间破屋子里病死,身边只有一床破棉被和一个忠实的老保姆,讽刺的是,她的葬礼还得靠文人墨客募捐才凑够了钱。 回想那个改变历史的瞬间,一个妓女用一句德语吓退了德军,用几句话约束了侵略者的暴行,这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它确实发生了。 赛金花这辈子就像一个清末版的"爽文女主",靠着德语技能保命,用社交能力救国,最后却被时代的洪流拍回了泥地里。 她不是什么圣人,也不是什么叛徒,就是一个在乱世中用尽所有生存智慧的普通女人,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吊诡,改变它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而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个体。 正如夏衍所说:"朝堂上那些大人物的心灵,还不及一个妓女。"身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都做了什么。 信源:澎湃新闻——蔡登山:赛金花和瓦德西真有一段情缘吗?
1900年,一伙德军闯入北京一家妓院,刚要侵犯一名女子,便听见女子用流利的德语说
如梦菲记
2025-09-10 14:39: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