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老罗在清理墓室时趁人不注意,将挖出来的2只金手镯悄悄塞进鞋底。回家后,老罗赶紧掏出金镯子,思绪一转,将镯子交给了考古队长。没想到,考古队长却将金镯子昧下,戴在了情 妇的手上。 陕西咸阳城郊,一座千年唐代古墓在修建新机场的施工中被意外发现。 随着考古队的深入发掘,一件璀璨夺目的四龙戏珠纯金双鞘镯重见天日。 然而,这件价值连城的国之重宝并未如期出现在考古记录中,而是消失在考古队长贠安志的私人口袋里? 故事的起点,是咸阳新机场建设工地上的一声惊呼。 推土机在作业中意外触及坚硬墓圹,停工勘察后,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唐代墓葬呈现于世。 经初步鉴定,历史与艺术价值极高,工程随即让位于科学发掘。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迅速组建工作队,由隋唐研究室主任、资深考古专家贠安志担任领队,并就地招募了一批民工协助清理工作。 发掘工作持续了数月,墓室结构逐渐清晰,大量精美随葬品经过仔细清理、登记、编号后被送入实验室。 工作接近尾声时,现场仅剩零星人员进行最后的清扫。 民工罗月娃与武戊昌负责清理墓室一角积土时,铁锹突然碰触到一件硬物。 拨开泥土,一只金光灿灿、雕琢极其精美的镯子映入眼帘。 镯身盘绕四条栩栩如生的金龙,龙口对衔金花,两侧各缀一颗圆润金珠,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两位质朴的民工,瞬间意识到此物非同寻常。 他们立即手持金镯,在现场寻找考古队负责人。 此时,大多数队员已撤回驻地,唯有队长贠安志仍在现场巡查。 罗月娃和武戊昌将金镯交到贠安志手中,并详细说明了发现过程。 贠安志接过金镯,作为资深专家,他瞬间判断出这是罕见的唐代金器精品,历史与市场价值皆不可估量。 然而,一个“邪恶”的念头也在瞬间滋生。 主体发掘已结束,出土文物清单刚刚上报,若将此物隐匿不报,便可偷偷的据为己有。 环顾四周,人员稀少,贪念最终压倒了职业操守。 他面色平静地嘱咐两人继续工作,随后将金镯放入自己大衣内袋,转身离去。 这只“四龙戏珠纯金双鞘镯”就此脱离了国家掌控,成为贠安志的私藏。 它直径6.5厘米,重达111克,采用唐代顶尖的捶揲、錾刻、焊接工艺,是唐代金银器巅峰之作,其艺术与经济价值后来被专家评估难以用金钱简单衡量。 贠安志将它带回家中秘藏,内心虽然曾感到恐惧,但很快便被拥有国宝的窃喜所取代。 然而,秘密拥有珍宝需要与人分享炫耀的心理,最终导致了事件的败露。 贠安志与一位名叫巴某的年轻女子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 为维系这段关系,他多次向巴某炫耀这件金镯,并许下虚无承诺,声称终有一日会将它赠予她。 巴某与未婚夫得知此物价值连城,顿生贪念。 1994年,一场精心设计的敲诈勒索上演。 巴某与未婚夫合力逼迫贠安志,不仅索要了大量现金,更强行夺走了包括这只金镯在内的多件私藏文物。 人财两空的贠安志在极度恐慌与愤怒下,竟做出荒唐的向妻子和盘托出婚外情与被敲诈经过。 夫妻二人最终选择报警,试图追回财物。 警方介入后,迅速破获了这起敲诈案,追回赃款赃物。 然而,当那枚金镯与其他几件明显具有高古特征的文物呈现在办案人员面前时,案件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 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立即联系了文物部门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震惊了所有人。 这些文物均属国家珍贵文物,尤其是那件四龙戏珠金镯,形制、工艺特征与1988年咸阳机场唐墓的出土物高度吻合。 调查人员调阅了当年的考古发掘报告与文物入库清单,清单上清晰地显示,并无此镯的任何记录。 铁证面前,贠安志私自盗取、隐匿文物的罪行彻底暴露。 而进一步的考古研究,终于揭示了这只金镯的非凡身世。 它出自唐代一位身份极其高贵的女性,贺若氏的墓葬。 贺若氏是北周隋唐时期顶级门阀独孤家族的媳妇,丈夫独孤罗是历史上著名的“最牛老丈人”独孤信的嫡长子。 独孤家族在北周、隋、唐三代联姻帝室,权势显赫,富可敌国。 这座墓葬出土了上百件黄金文物,而这件金镯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贠安志,一位受过高等教育、本应成为文物保护者的资深专家,最终因贪婪与道德沦丧,站在了法律的被告席上。 他的行为不仅亵渎了考古学的神圣准则,更对国家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尽管金镯最终失而复得,但此案暴露出的文物安全管理漏洞令人警醒。 而贠安志最终因贪污文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为自己的一时贪念付出了沉重代价。 这场因金镯而起的风波,映照出人性在巨大诱惑面前的复杂与脆弱。 历史遗产不容玷污,文明守护需要最纯粹的敬畏之心!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陕西一考古队长侵吞文物被判十二年徒刑)
2009年,陕西考古队挖掘古墓,当墓门被打开,众人大吃一惊,墓室狭小且没有棺椁和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