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课题组里根本不需要好学生
星瑞涛客
2025-09-05 06:26:53
刚上研究生的时候,我还保持着考研时候的惯性,习惯性地想靠努力把每件事情做好,但往往不如人意。直到后来参与了几个项目的闭环之后,才发现我已经不想要做一个好学生了:
.
❶懂得借力:不要把导师当老师
我们往往容易把导师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天然对他有点畏惧感。总是容易害怕导师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不爱去找他交流。研究生阶段,我们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更应该是一个合作者,共同去完成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本质上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
一个课题的进行,一个项目的开展,对导师来说更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所以在课题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及时和导师汇报,让导师知道你的课题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❷ 先完成再完美:先做到60分
本科的时候我们交一份作业往往只有一次机会,所以都会力求完美。但是研究生期间,无论是论文的写作还是项目报告,都离不开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味的追求完美只会让你无从下手,先把它写出来,再不断的磨合修改才是王道!鲁迅说过:花费30%的精力就可以做到60分,然而想要做到90分却需要花费95%的精力。
.
❸ 主动思考:学会自己安排科研进度
科研其实是一种项目制的工作,把自己想成项目负责人,你需要去思考项目进展到哪里了,后面还有什么需要做的等等,而不是一味等着导师安排,踢一脚走一步。学会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后面做任何事情都会更加的游刃有余,比如实习、考公、申博。
.
❹ 结果导向:做事的时候放下情绪
研究生期间大家都很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做,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照顾你。我们应该适当的舍弃一些没必要的情绪,比如内耗、害羞、敏感,也不需要去过度思考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有没有惹别人不高兴。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好了!
.
❺ 学会规划:以终为始,为自己负责
要开始学会思考自己之后想要干什么,反推自己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比如你打算就业,就要开始提早实习。你打算申请国外的博士,那么现在就应该提早准备科研经历和成果,同时保持英语的学习,练好听力和口语。最近我也在用🧀派的广播剧练习听力。
🌟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