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读研过程中的痛苦,一半来源于性格

星瑞涛客 2025-09-05 03:51:44
上条帖子发布之后,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朋友陷入读研的焦虑之中。 读研不开心,为什么?因为不喜欢科研,搞不出来,因为遇到了渣导师,渣同门 我今年博0了,观察了很多读研不开心的的朋友,还发现了一个原因:性格。 ❶太过敏感 导师的一句评价,没有及时回复微信,同门的一句无心之谈,都要心存芥蒂,反复琢磨。没事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又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惹了别人讨厌。 ❷责任心过强 总想着能把事情做到百分百的完美,仿佛琢磨,精神紧绷,甚至睡梦中脑海里都是科研。科研中哪有完美二字,先完成再完美才是王道。 ❸讨好型人格 总奢求所有人都能够喜欢自己,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害怕影响关系,只会低头说好。慢慢变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好人,有啥杂事都找你。 ❺ 喜欢攀比 总是喜欢打探别人课题进展、论文发表、评了多少奖学金、工作,实习…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开始emo.. ❺ 容易羞愧和尴尬 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就感到无比尴尬,恨不得转到地洞里。组会上被批评一句,就觉得出了丑,被刻在耻辱柱上。 ❻ 爱装牛角尖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非要往里面扎,过度死磕。 ❼ 缺乏自信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陷入自我怀疑中,做什么都不好意思。 ❽ 能量场低 总是以消极地看问题,不断脑补坏结果。遇到课题就想着做不出来,遇到难题就想逃避。一不开心就会心情低落好久 ❾ 对于压力过于敏感 一遇到工作就感到压力,常常心情紧绷 . 鲁迅说过:工作和学习只是手段,幸福生活才是目的。研究生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片段,emo三年过于可惜. 每个人想从研究生生活中获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为了做好科研,有些人是为了有个好学历,人是多维的,没有必要去比较 . 适当有一些顿感力,导师、同门都不过是你生活中的一小个小小的过客,真诚自然的去相处就可以了,控制不了的,再焦虑又有什么用呢 . 也要学会从多维度来衡量和发展自己,比如营造科研之外的生活,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技之长,比如自媒体,在互联网上拥有一个小小的树洞来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 希望大家都能做个”没心没肺“的人 共勉。

0 阅读:0
星瑞涛客

星瑞涛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