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俄罗斯掀桌子了,俄军导弹打击闹大了,炸了欧盟驻基辅总部。20秒时间,2枚俄军导弹命中距离欧盟代表团办公室50米位置。同时,打击了英国文化协会驻基辅办公室。
在黑海上空导弹呼啸而过,基辅夜幕中火光冲天,欧盟总部附近尘烟弥漫,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会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引发热议,你对西方援助乌克兰的看法如何?欢迎留言分享,推动理性交流。
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最近的局势说起。欧盟刚给乌克兰批了40.5亿欧元援助款,其中30.5亿通过专用渠道直达乌克兰军方。这笔钱主要用来加强乌克兰的防御体系,美国那边也批准了价值8.5亿美元的军售,包括3350枚射程达450公里的扩展射程攻击导弹。这些援助让乌克兰在前线更有底气,但也让俄罗斯觉得外部势力干预太深。
俄罗斯这段时间动作频频,早有征兆。8月21日,俄军用导弹炸了外喀尔巴阡州穆卡切沃市的伟创力工厂。这工厂表面上做家电,实际在组装无人机控制模块和电子战配件,离匈牙利边境才40公里,远离俄罗斯本土上千公里。结果俄军情报准得像导航一样,直接端了生产线,让乌克兰无人机生产至少停一个月。正好赶上美国那批导弹到货,却少了配套零件,等于白忙活。
再往前,俄军无人机群袭击了敖德萨的阿塞拜疆能源公司油库。这地方是乌克兰前线能源补给的关键,油罐被炸后大火烧了两天,补给线被切成几段。没有稳定能源,那些远程导弹运到前线也成摆设。俄罗斯北方军区8月21日换了司令,新上任的叶夫根尼·尼基福罗夫上将作风硬朗,之后在新地岛设了500公里禁飞区,从8月7日到12日测试“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架势明显是在回应西方持续介入。
转到正事儿上,俄罗斯从黑海方向发起大规模袭击,总共598架无人机和31枚导弹,规模是战争以来第二大。基辅警报大作,全市七个区受影响,至少23人死亡,包括四个孩子,数十人受伤。重点是欧盟驻基辅代表团办公室附近,两枚“口径”导弹在20秒内先后命中50米位置,窗户门框全碎,建筑外墙裂开,内部设备散落,但没人员伤亡。英国文化协会办公室也挨了波及,大楼外立面损坏,天花板坍塌,办公区一片狼藉,协会不得不关门修复。
这打击不是随便来的。俄罗斯之前在7月底活捉了英国上校爱德华·布莱克,那家伙在尼古拉耶夫州被俄军特种部队抓了,还缴获加密设备和作战计划。现在炸英国文化协会,算是一并清账。欧盟那边,冯德莱恩刚说“乌克兰强大欧洲就强大”,结果办公室玻璃碎了一地。英国外交部召见俄罗斯大使,欧盟也召见代表,谴责这事威胁欧洲安全。美国继续推军售,但生产线早被俄军断了后路,这种操作让人看笑话。
说到底,俄罗斯这轮行动是针对西方援助的直接回应。每笔援助进账,导弹就跟上,像账房先生算账一样准。西方国家肠子悔青了,本想撑乌克兰,结果自家机构挨炸。俄罗斯情报系统精准,证明他们对这些“零部件超市”和能源枢纽了如指掌。乌克兰能源部门清理现场时,脸色难看,因为吊走的不仅是残骸,还有前线底气。
从大局看,这事儿反映出外部势力干预的后果。西方一味军援,只会加剧对抗。当然,事情没那么简单。俄罗斯之前在苏贾地区围歼北约顾问时就没手软,连求情都没用。现在导弹打到外交场合,等于把“别插手”写得明明白白。那些觉得俄罗斯不敢动真格的,得想想赫尔松州俄军特种部队全身而退的事儿,四艘乌军快艇当场沉没,那执行力比口头警告实多了。美国8.5亿导弹订单让欧洲买单,结果工厂先炸了,这“远程送人头”怕成军界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