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当年美国人不想让钱学森回国,为什么不敢暗杀他?因为没办法干掉,你以为的钱

芸霄记史 2025-08-29 18:23:50

[月亮]当年美国人不想让钱学森回国,为什么不敢暗杀他?因为没办法干掉,你以为的钱学森只是个科学家?实际上他是美国陆军上校,自由出入五角大楼,冯卡门的高足,美国回形针行动人之一,美国喷气试验主导人之一。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NASA多少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正因为如此,美国对钱学森的态度异常矛盾。他既是他们眼中的宝贵资源,也是他们担心流向对手的“危险存在”。   1950年,钱学森打算携家人回国,行李已经打包好,却在离开前遭到移民局拦截,研究资料被扣押,随后又被FBI指控与共产主义有关。   虽然缺乏有力证据,美国政府还是将他软禁在加州长达五年。这期间他们犹豫再三,却不敢真动杀心。     原因在于,他在美国学界和军方的影响无法忽视。从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他凭借出众的才华迅速脱颖而出,被冯·卡门视为“最杰出的学生”。   在加州理工,他不仅是教授,也是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奠基人之一,而这个实验室后来直接发展为NASA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期间,他为美国军方提供的喷气辅助技术,提高了战机起飞效率;战后,他随美军奔赴德国,审问并接触纳粹火箭专家,帮助美国吸收了大量顶尖人才。   这些经历让他直接晋升为美军上校,掌握敏感情报,足见地位之高。     如果美国贸然暗杀这样一个科学家,必然引发巨大震动。他带出的学生和助手遍布军工企业和NASA项目组,一旦他突然横死,这些人会怎么看待美国政府?   学术自由的招牌还能否继续吸引海外人才?冷战期间,美国正拼命与苏联比拼人才储备,他们实在不敢冒这个险。     更重要的是,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自由世界”的代表,对比苏联的专制来拉拢盟友。如果他们把一个没有确凿证据的知名教授暗杀,那就等于自己砸了招牌。   国际舆论不会放过他们,中国和苏联更会借此大做文章,美国也就失去了在舆论上的优势。     还有一个原因更关键,就是严重的误判。当时不少美国官员觉得,中国的科技落后得很深,就算钱学森回去,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甚至有人冷嘲热讽,说他回去最多也就是种地。正因为这种轻视,他们以为软禁足够,不必冒险动手。     然而,1955年,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提出用美军战俘交换钱学森。最终他得以离开美国,回到祖国。   归国后,他立刻投身国家的国防与航天事业,1956年便推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导弹火箭研究团队。   短短几年内,中国的第一枚导弹成功试射,接着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弹结合”逐渐实现。   到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国一跃成为能够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之一,而这一切,都有钱学森的身影。     美国当时的犹豫从今天看来,几乎成了历史的讽刺。他们不是不能杀,而是不敢杀,因为那意味着他们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   最后,他们的侥幸心理换来的,就是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巨大跨越。   钱学森的经历,说明了一个顶尖人才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格局,而他的归国,也成为冷战格局里最戏剧性的一页。      

0 阅读:84

评论列表

镖师

镖师

2
2025-08-29 19:24

美国的导弹之父也是中国人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