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打仗,才能知道谁是真将才。现在的俄军大军区司令,几乎都已经换了一遍。这里最引人瞩目的两个将星,分别是中部军区司令莫尔德维切夫和伞兵司令兼第聂伯集群司令特普林斯基。 莫尔德维切夫1976年出生在哈萨克斯坦,当时还是苏联地盘,他1997年从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指挥学校毕业,直接进了部队,从最普通的排长干起,一路往上爬,他的成长路线很典型——先是带连、带营,后来逐渐到旅和军的参谋岗位。 2011年,他当上了团长,这时候的俄军还在吃苏联老本,演习场上的战术动作比实战经验还丰富,谁也没想到十几年后,这个哈萨克斯坦出生的军官会成为俄军最年轻的军区司令。 2022年战争刚爆发时,他指挥第150机械化步兵师,硬是用数天时间就完成了对马里乌波尔的合围,把乌军增援通道堵得严严实实,这手活儿让俄军高层眼前一亮,毕竟之前不少将领连基本的战术协同都搞不明白,要么大炮炸完步兵跟不上,要么装甲部队冲太快成了孤军。 真正让莫尔德维切夫站稳脚跟的是阿卡迪夫卡战役,这个乌东重镇从2014年就被乌军打造成堡垒,俄军2022年攻了几次都撞得头破血流,2023年10月他接手后,一改之前人海战术的傻劲儿,前线只摆少量精兵当“眼睛”,后方重炮和滑翔炸弹跟着坐标点名,把乌军工事一个个敲掉。 就这样磨了不到130天,乌军扛不住撤退了,最后还抓了200多个俘虏,这种能根据战场实际调整战术的本事,可不是办公室里看地图练出来的,那些只会念条令的将军,早就在哈尔科夫溃退时被撤了职。 比起莫尔德维切夫的稳扎稳打,特普林斯基的日子要热闹得多,这位伞兵司令兼第聂伯集群司令去年刚组建第104空降师就闹了笑话,在赫尔松克林基村进攻时,新部队没经验又缺支援,损失大到连普京都得出来打圆场。 可有意思的是,俄军高层就是不换他,反而让他继续指挥南部战场,原来这老兄有一手绝活,把伞兵当“救火队”用,在扎波罗热危急时增援第58集团军,在赫尔松两岸来回机动防乌军渡河,硬是把空降兵用成了全能步兵,虽然挨了不少军事博主的骂,但国防部的数据摆在那儿:4.2万名空降兵获嘉奖,55人成了俄罗斯英雄,这军功簿里少不了他的功劳。 现在俄军这轮换将跟筛沙子似的,把和平时期靠资历混上来的“办公室将军”全抖出去了,绍伊古当防长时,演习搞得比阅兵还花哨,真打起来却连后勤都保障不了,现在普京换了懂经济的防长,前线则交给莫尔德维切夫这种从战火里爬出来的军官,说白了就是让战场自己选人。 你看莫尔德维切夫从团长到上将用了12年,特普林斯基带伞兵在战场连摔带爬,可就是这些在实战中摔过跟头、打赢过硬仗的人,才知道怎么把损失降到最低,怎么在绝境里找生机。 有人说这是“乱世出英雄”,其实不如说是“战场识英雄”,和平时期的晋升表再漂亮,也顶不过实战中的一次战术失误;演习场上的满分成绩,遇到真枪实弹可能就成了送命题,莫尔德维切夫的精准打击也好,特普林斯基的伞兵活用也罢,都是被战场逼出来的本事。 说到底,真将才不是选出来的,是打出来的,战争这块试金石,最能分清谁是真金谁是镀金。
化整为零!乌军现在在对付俄军的时候,已经总结出来了一套方法,那就是化整为零。不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