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刚一宣布,全世界都看明白了 —— 俄罗斯军队这 72 小时连轴转的轰炸,哪是简单的军事打击?分明是冲着阿塞拜疆在乌克兰的能源家当来的,油罐炸得火光冲天,油厂变成废墟,48 亿美元的投资说没就没了。在以前,阿塞拜疆还是俄罗斯的朋友,但现在已倒向反俄阵营,这让普京彻底失去耐心。 要说阿塞拜疆也是 "敬酒不吃吃罚酒"。想当年苏联刚解体那会儿,阿塞拜疆的石油想出口全得看俄罗斯脸色,巴库的官员见了莫斯科来的人,腰杆都挺不直。 那时候里海的原油得乖乖通过俄罗斯的管道往外运,俄罗斯说给多少运输配额,阿塞拜疆就得接多少,连定价权都捏在别人手里。可风水轮流转,如今的阿塞拜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角色。 转折就藏在跨里海天然气管道的钢筋水泥里,2025 年刚开年,这条被搁置了几十年的管道突然加速运转,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顺着 300 公里的海底管道涌进阿塞拜疆,再通过土耳其一路输往欧洲。 欧盟为这项目砸了 75% 的建设资金,美国更是放话投资企业可豁免对俄制裁,阿塞拜疆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从当年的 80% 骤降到 12%。 翅膀硬了的阿塞拜疆开始变脸,不仅公开建议乌克兰 "永不接受领土被占领",还悄悄放行雇佣兵赴乌参战,明里暗里都站到了反俄阵营。 最让俄罗斯窝火的是阿塞拜疆在乌克兰的能源布局,克列缅丘克炼油厂 30% 的原油都来自阿塞拜疆,伊兹梅尔转运站更是阿塞拜疆对欧出口的关键节点,这些设施每年能给阿塞拜疆带来几十亿美元收入。 俄罗斯先前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发现奥尔洛夫卡加气站竟然把俄罗斯天然气管道改成反向输送,专门给乌克兰供应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的天然气 —— 这简直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普京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狠,8 月 18 日晚上 150 架无人机率先扑向炼油厂,紧接着伊斯坎德尔导弹精准命中储油罐,72 小时连轴转的轰炸让阿塞拜疆国有石油公司 SOCAR 的资产瞬间蒸发 48 亿美元,对欧石油出口量直接暴跌 65%。 俄罗斯这手 "敲山震虎" 玩得极溜,炸的是阿塞拜疆的设施,警告的却是所有想借能源投靠西方的中亚国家。 市场立刻有了反应,布伦特原油单日暴涨 4.2%,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突破 2200 欧元,连匈牙利都跳出来谴责局势失控。 可西方阵营的反应却透着心虚,欧盟虽然把阿塞拜疆当成能源新救星,承诺到 2027 年把天然气进口量翻一倍,却偷偷在 2024 年通过决议暂停合作备忘录。 美国嘴上喊着支持跨里海管道,却连实质性的技术支持都没给,害得阿塞拜疆只能转头找阿联酋建太阳能电厂补窟窿。 最尴尬的是乌克兰,本想靠阿塞拜疆的能源续命,结果连累对方损失惨重,自己的炼油产能也瘫痪了 60%,居民用电都成了问题。 阿塞拜疆居然和老对手亚美尼亚握手言和,计划修一条 "格徊尔走廊" 连接飞地纳希切万,等于给欧美递上了两个反俄基地。 土耳其趁机加速管道建设,5 个月就输送了 2.5 亿立方米天然气,俨然成了地区能源新霸主。俄罗斯眼睁睁看着自家传统势力范围被蚕食,却因为深陷俄乌战场分身乏术,只能靠轰炸发泄不满。 说到底,这场能源暗战和稀土博弈如出一辙。当年中国用稀土出口许可证让 G7 内讧,如今俄罗斯用导弹轰炸给能源叛徒上规矩。 阿塞拜疆以为抱上欧美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能源管道从来都是把双刃剑 —— 既能带来真金白银,也能变成被掐脖子的枷锁。 俄罗斯这波操作虽然粗暴,却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在能源江湖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油气管道变成政治筹码,当炼油厂沦为博弈战场,这场横跨里海和黑海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阿塞拜疆刚一宣布,全世界都看明白了——俄罗斯军队这72小时连轴转的轰炸,
非常盘点中
2025-08-26 00:56:33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