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让中国进入WTO的本意就是打算让欧美日的廉价商品冲垮中国工业,让中国变成工业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8-23 10:43:49

美国让中国进入WTO的本意就是打算让欧美日的廉价商品冲垮中国工业,让中国变成工业品倾销市场,结果现在一群人一谈中国进入WTO反而把这玩意当成是美国的恩赐。 美国推动中国入世的如意算盘,在 2000年参议院通过《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时就写在脸上。时任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公开放话:"中国市场将为美国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他们幻想用汽车、家电、芯片这些"硬通货"砸开中国市场,让Made in China永远停留在袜子、玩具的低端赛道。可他们万万没想到,中国工业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在竞争中越战越勇。 加入 WTO 初期,确实有不少中国企业被打得措手不及。2004年,通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突破50万辆,大众桑塔纳满大街跑,外资家电品牌占据高端市场。但中国工业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开启了"偷师学艺"模式。汽车行业通过合资模式,从组装到研发一步步积累经验。比亚迪从做电池起家,愣是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近30%,把特斯拉甩在身后。 美国以为降低关税就能让中国工业缴械投降,却没想到中国企业把压力变成了动力。200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不到10%,到2023 年已飙升至30%,连续 14 年稳居世界第一。汽车、家电、手机、高铁等行业的崛起,彻底打了美国的脸。 200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仅200万辆,外资品牌占主导。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出口522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半壁江山,还远销海外。2024年,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研发电动车,曾经的老师反过来向学生请教,这脸打得啪啪响。 家电行业,2001年,外资品牌占据中国高端家电市场80%以上。如今,海尔、美的等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称王称霸,还通过并购海外品牌实现全球化布局。海信从给外资代工起家,如今全球每三台电视就有一台来自海信。 还有手机,刚入世那会儿,诺基亚、摩托罗拉几乎垄断中国市场。2023 年,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市场份额超过70%,华为Mate60系列更是让苹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23年12月,小米手机激活量达348万台,超越苹果成为中国市场第一,曾经的"中华酷联"早已进化成全球巨头。 2004年,中国引进日本新干线技术,被嘲笑"永远造不出自己的高铁"。2023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4万公里,占全球60%以上。中国中车不仅承建了印尼雅万高铁、匈牙利塞铁路等海外项目,还将高铁技术输出到欧洲,让"中国标准"成为全球高铁的新标杆。 美国以为加入WTO能让中国永远当"世界工厂",却没想到自己反而成了最大的输家。2001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830亿美元,2023年飙升至3820亿美元。美国铁锈地带的制造业岗位大量流失,从2001年到2023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了81万,曾经的工业重镇底特律甚至成了"鬼城"。 更讽刺的是,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遏制中国发展,结果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声称要减少贸易逆差。可到了2023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仅没减少,反而扩大了12%。美国消费者不得不为加征的关税买单,物价上涨导致通胀高企,普通民众苦不堪言。 美国总以为自己能复制拉美"新自由主义"的成功,让中国成为第二个阿根廷。但他们忘了,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加入WTO二十多年来,中国工业不仅没有被冲垮,反而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那些把加入WTO视为美国恩赐的人,不妨看看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在欧美街头穿梭,听听雅万高铁飞驰而过的轰鸣声,再想想华为 5G 基站覆盖全球的壮举。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来的。美国的如意算盘,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0 阅读:1817

评论列表

用户54xxx41

用户54xxx41

10
2025-08-23 11:53

小米就套壳 算狗屁国产

用户10xxx38

用户10xxx38

4
2025-08-23 18:12

欧美国家有一个最大的本事就是:玩不过时就掀桌子耍赖。

陈森 回复 08-23 18:49
强盗思维永远都不会改

苍海一粟

苍海一粟

2
2025-08-24 03:42

我们感到最直接的就是很多国产名牌商品企业被收购了,这就开放市场,但当中国收购美国及西方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快破产的企业时,他们动辄以安全为由不允许了。

猜你喜欢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