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曹德旺去旅游买了一根拐杖,坐车时被司机呵斥:“小心点,碰坏车玻璃你可赔不起,”曹德旺问:“要多少钱,”司机说:“8000元一块,”曹德旺一听怒骂:“这也太欺负人了!” 司机的一句“8000元一块”,让曹德旺震惊不已。作为玻璃厂经营者,他深知成本不过百元,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欺压! 调查后他发现,当时中国汽车玻璃市场完全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垄断,进口玻璃漫天要价,国内车主甚至用胶带粘贴裂痕勉强使用。 这种“卡脖子”的困境点燃了曹德旺的怒火与斗志,他毅然放下盈利稳定的水表玻璃业务,立下誓言:“我要为中国做一片属于自己的汽车玻璃!” 他抵押工厂、引进设备、搜罗人才,亲力亲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1985年,第一块中国造汽车玻璃在福耀诞生,价格仅为进口玻璃的四分之一,迅速打破垄断,当年即盈利70万元。 初战告捷让福耀快速崛起,但曹德旺的野心远不止于此。1987年,他联合11名股东筹资627万元,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从维修市场逐步打入整车供应链。 凭借物美价廉的产品和精准的市场策略,福耀迅速占领国内56%以上的市场份额,将日本玻璃彻底挤出中国。 1993年,福耀玻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汽车玻璃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助力让福耀如虎添翼,不仅建成研发中心攻克高技术玻璃,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成为全球主流汽车品牌的供应商。 然而国际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1年,当福耀玻璃在国际市场高歌猛进时,美国三家玻璃公司联手向美国商务部投诉,指控福耀以低于成本价“倾销”中国挡风玻璃,企图用贸易壁垒扼杀这家中国企业。 美国商务部单方面裁定对福耀加征倾销关税,这意味着福耀可能彻底失去海外市场。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曹德旺没有丝毫退缩:“钱可以没有,但中国人的骨气不能失!” 他迅速成立反倾销应诉办公室,耗资一亿多元,组建顶尖律师团队,直接状告美国商务部。这场官司历时三年,曹德旺甚至派高管长期驻扎美国,顶住巨大压力,最终在2004年赢得举世瞩目的胜诉。 福耀成为中国第一家告赢美国商务部的企业,彻底粉碎了“倾销”诬名。 这场胜诉不仅为福耀挽尊严,更为中国企业争取公平贸易环境树立了里程碑。它证明了中国企业有能力凭借产品质量和市场规则参与国际竞争,而非依赖低价策略。 此后,国外资本不敢再轻举妄动,中国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时纷纷效仿福耀的积极应诉策略。美国商务部部长访华时甚至点名约见曹德旺,敬佩其勇气与毅力。 更重要的是,福耀的胜利让“中国制造”从价格标签转变为品质与韧性的象征,为后续中国企业出海铺平道路。 如今,福耀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曹德旺也从“玻璃大王”蜕变为“中国首善”,但其创业初心未变:“做企业就是找市场的短板,国家需要的就是该做的。” 一根拐杖点燃的民族产业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信息来源: 维科网|《只因一根拐杖,让曹德旺成为了今天的汽车玻璃大王》 文|饮用纯净水 编辑|南风意史
1983年,曹德旺去旅游买了一根拐杖,坐车时被司机呵斥:“小心点,碰坏车玻璃你可
南风意史册
2025-08-21 20:35: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