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关押在上海的日本战犯中野久勇,谎称拉肚子去上厕所,在路过一个办公室时

尔说娱乐 2025-08-21 10:16:25

1947年,关押在上海的日本战犯中野久勇,谎称拉肚子去上厕所,在路过一个办公室时,他突然跑了进去,直接推开后窗户跳到了屋外,最后撬开了墙上的铁丝网越狱逃跑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8年4月9日清晨,上海报童的吆喝声撕破薄雾: “看报看报!日本战犯中野伏法!” 《东南日报》头版照片上,那个曾令崇明岛百姓夜不能寐的恶魔,此刻眼神空洞地望向镜头。 市民们争相传阅,茶馆里议论纷纷: “这魔头终于栽了!” 然而,一个疑问在黄浦江畔盘旋:这个本该插翅难逃的战犯,如何从森严的监狱里消失又重现? 时间倒流至1947年12月14日深夜。 江湾战犯拘留所的铁窗外,朔风卷着雪粒子抽打电网。 中野久勇蜷在薄毯里,耳朵捕捉着走廊脚步声的间隔。 当看守钥匙串的叮当声远去,他像壁虎般滑下床铺。 借着如厕的由头骗开铁门后,他闪身潜入办公区阴影。 月光透过百叶窗,照亮桌上散乱的档案——其中一份正是他的死刑建议书。 后门锁舌轻响,他如鬼魅般融入庭院夜色。 结霜的围墙上,一道抓痕混着暗红血渍,那是他翻越时被电网刮破手掌的印记。 岗亭里,哨兵正抱着步枪打盹,呼出的白雾在寒夜里凝成冰晶。 这位成功脱逃者,曾是盘踞崇明岛的特高课头目。 1939年夏,新河镇码头的腥风至今萦绕在老渔民噩梦里。 中野的皮靴踏过青石板路,身后日本兵刺刀挑着血淋淋的头颅。 他发明的“石沉法”令人胆寒:抗日志士被反绑双手,脚踝捆上花岗岩,像货物般抛入长江漩涡。 1940年盛夏的“清乡行动”,他坐在槐树下品茶,眼看着两百多名村民被赶进晒谷场机枪扫射。 硝烟散尽时,他皮鞋尖踢开滚落的童鞋,对副官轻笑: “中国猪猡,清理干净。” 抗战胜利的爆竹声里,崇明渔民陈老四带着血衣到上海告状。 1946年秋,中野被关进江湾高境庙战犯营。 这里的管理混乱得惊人:穿将校呢的、套长衫的、披西装的各种囚犯混居,电网外的田野一览无余。 典狱长邹任之的办公室终日飘着绍兴黄酒香。 当中野看到池琦道成等战犯轻松越狱的新闻剪报时,逃亡计划在他脑中酿成毒汁。 越狱成功的消息引爆上海。 霞飞路咖啡馆里,留声机播放着《夜上海》,穿旗袍的女士捏着报纸发抖: “这屠夫会不会回来报仇?” 崇明岛渔民则操起鱼叉组成巡逻队。 南京总统府的电话铃彻夜作响,蒋介石摔碎青瓷盖碗: “把邹任之撤职查办!掘地三尺也要抓回中野!” 此时的中野,正蜷在闸北贫民窟的破棉絮里。 他把将校呢大衣换了三块银元,买来旧棉袍裹住满身冻疮。 为掩盖关东腔,他学小贩吆喝“栀子花白兰花”,声带磨出血丝。 当揣着最后几片阿司匹林逃往嘉定时,却在关卡被拦下。巡警捏着铝箔药包冷笑: “白粉?” 他急中生智用粤语辩解: “阿叔有肺痨...” 却不知警长刚在广州驻防十年。 嘉定看守所的霉味熏得人头晕。 中野啃着发馊的窝头,看月光移过铁窗。 三天后法医鉴定药粉无毒,他暗松口气,却见审讯官捧着档案推门而入——首页照片正是他穿军装狞笑的模样。 1948年2月28日移解上海途中,囚车经过乍浦路桥。 中野突然瞥见桥墩下蹲着个“黄包车夫”,那人压低的鸭舌帽檐后,锐利目光如手术刀般剖开他的伪装。 提篮桥监狱死刑室里,石灰墙渗着水珠。 中野久勇吞下最后一口大饼,突然起身整了整囚服: “我的死若能换来中日亲善...” 话音未落,主审法官拍案而起: “住口!你血洗崇明时,可曾想过亲善?” 刑场上梧桐树正抽新芽,枪响时惊飞一群白鸽。 沾血的判决书随风翻卷,最终盖在长江口打捞出的某块无名白骨档案上——那是1940年被沉江的私塾先生,衣襟里还藏着半截粉笔。 主要信源:(抗日战争纪念馆——一个从狱中脱逃后又捕获枪决的日本战犯)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