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临近,日媒竟推演对华开战,想靠潜艇“锁死中国航母”?
80年过去了,某些日本人竟还在做“军事翻盘”的迷梦?他们回避历史罪责,却偷偷模拟对华开战场景。在9月3日大阅兵临近的日子里,一篇日媒最新分析声称,日本能靠潜艇“把中国航母堵在港口里”,是真有底气,还是自欺欺人?
就在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日本不仅拒绝道歉,还试图借用国际局势变动,再度炒作对华对抗议题。
他们似乎认为,二战失败的关键原因并非侵略行为的非正义性,而是“误判了美国实力”,如今他们试图重新评估中日实力对比,寻找所谓“机会”。
最近,日本财经媒体《Money Post Web》刊登了一篇分析文章,标题竟赫然写着《日益增长的中国军事威胁》,还配了一篇付费可见的“自卫队与解放军在琉球、钓鱼岛海域战斗模拟”。
且不说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光从公开的第一篇,就足以看出日本某些人危险的幻想程度。
文章指出,中国军力早已远超日本,陆上自卫队约13万人,对比解放军陆军100万;海上自卫队舰艇139艘,中国海军则有690艘,而且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即将服役。
空中方面,中国空军拥有3370架军机,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斗机仅370架;更不用说中国还拥有约600枚核弹头。
看到这里,还算实事求是,看来日本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清楚中日军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但是,既然是渲染“中国威胁”,日本就少不了要夸夸其谈,贬低中国,给自己戴高帽。
在日本人眼中,一旦开战,主战场在海上,中国庞大的陆军可以“忽略不计”;而海战胜负关键在航母,文章中还抛出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航母,一旦开战都“出不了港”。
理由呢?文章也给出了解释,那就是日本“大鲸”级潜艇是“世界顶尖的柴电潜艇”,能突破中国反潜网;“最上”级护卫舰的科技含量“可能超过中国水面舰艇”;日本有美国提供的“宙斯盾”系统,防空能力强,而中国“没有宙斯盾”,所以防空拉胯。最终结论耸人听闻:中国航母一动就会被盯死,仗还没打就输了一半。
强行给自己脸上贴金,随便一个观点都是让人两眼一黑的程度。
既然这么有底气,那么为何6月份辽宁舰和山东舰在西太平洋远海训练时,日本不直接上前“较量”,反而是等我方航母回港之后,才敢派F-2战机在相关海域进行攻击演练。
这么看,日本还是对自己的实力不够自信呀。
我们再来看看日本试图用核潜艇来对付中国航母的观点,自从潜艇自问世以来,核心任务始终是破交和偷袭,讲究隐蔽性、突然性,从来就不是用来正面硬刚航母战斗群、执行港口封锁任务的。
因为核潜艇对于航母,是自杀,而不是战术。
历史上根本没有潜艇成功堵住航母港口的先例,日本吹嘘“大鲸”级世界一流,无非是自说自话,国际上鲜见其演习中有“击沉”大型舰艇的记录,骗骗自己还行。
再说日本潜艇总数不过20余艘,要面对的是中国海军空前强大的反潜体系。光说舰艇,中国有近700艘,反潜专用的054A护卫舰成群结队,配合高新-6反潜机、反潜直升机、水下无人装备和日益完善的海底声呐阵列,中国反潜网络之严密、反应速度之快,已位居世界前列。
但这些,日媒分析却只字未提。
他们反而倒打一耙,声称“中国海军缺乏实战经验”,却绝口不提自卫队自己已经80年没打过一场像样的海战。他们质疑中国航母编队的协同能力,揣测“中国舰队防空弱、会被远程导弹轻易摧毁”,仿佛还活在二战时代。
不得不说,日本的分析充分暴露了自己对现代军事体系的无知。
今天的战争,早就不再是单一武器平台的对抗,而是体系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全域较量。中国军队经过数十年现代化建设,已在空、天、电、网各个维度构建起强大作战体系。
尤其是在反潜领域,空中有卫星、无人机监视,海面有舰艇拉网搜索,水下有声呐阵列持续侦听,这种立体防御体系,岂是几艘常规潜艇就能轻易穿透的?
更何况,中国核心军港如青岛、三亚,都处于岸基航空兵、反舰导弹和多重防御设施严密保护之下。战时日本潜艇若真想逼近封锁,无异于自投罗网,到时候,就是来一艘沉一艘。
至于被日媒拼命吹捧的“最上”级护卫舰,所谓“技术领先中国”,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它说到底只是一艘5000吨级的护卫舰,仅配备16单元垂发系统,作战能力有限。
而解放军现已大规模列装052D驱逐舰、054B护卫舰,更有全球领先的055型万吨大驱,后者所携带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只需一艘,就具备在远距离上消灭整个“最上”舰队的能力。
这早已不是数量差距,而是整整一代的技术代差。
事实上,随着中国军事力量持续跃升,日本早已不具备和解放军在同一维度对抗的资格。哪怕是美军,在亚太的军事优势也在持续消退。
历史从不同情傲慢者,更不会饶恕重复犯错的人。与其模拟一场根本赢不了的战争,不如切实反思历史、投资和平。在中国的全面军事体系面前,一切脱离现实的兵推都只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