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在日本指责台海、南海现状,疯狂踩中国红线,当天就被中国外交部驳斥!要知道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5-08-20 16:01:08

德国外长在日本指责台海、南海现状,疯狂踩中国红线,当天就被中国外交部驳斥!要知道,在三个月前,德国还表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据媒体8月19日报道,瓦德富尔此次亚洲之行包括日本和印尼两地。行前他就通过媒体释放信号,声称要应对由中国引发的全球安全环境危机,并与日本、印尼这样的关键合作伙伴加强联系。 抵达日本后,他进一步提出建立由德国、法国、英国、波兰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组成的八国合作框架,表面上强调经济与安全合作,实质上意图在印太地区围堵中国、制造阵营对立。 他还反复提及台海、南海问题,却完全忽视基本事实。当前东海、南海局势总体稳定,中国始终与周边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分歧,坚持和平解决争端。 中国是世界贸易和航道安全的重要维护者,而非破坏者。瓦德富尔作为欧洲主要国家的外长,非但没有积极促进地区国家间的互信,反而跟风炒作中国威胁,这无疑是在人为制造紧张和分裂。   更值得深思的是德国自身的历史经验,这个曾因分裂而深知统一之珍贵的国家,却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令人不解的选择性遗忘。 中国过去支持德国实现统一,而今天部分德国政治人物却在中国主权问题上指手画脚,缺乏起码的尊重。这种双重标准,不仅损害两国互信,也对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造成冲击。   抛开政治上的杂音,中德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却一直在务实推进。不少德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用实际行动为中德经贸关系投下信任票。 大众汽车在安徽建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西门子在成都和苏州扩大数字化和自动化生产投资,巴斯夫在广东湛江推进百亿欧元级的一体化基地项目,这些都表明德国产业界对中国市场的高度认可。 不少企业不仅未减少投资,反而继续增资扩产。例如,福沃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近期再次增资五亿元,以利润再投资的方式扩建生产线,应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 这些长期、深入的合作生动说明,中德经济高度互补,合则两利、斗则俱损。   而政治人物的言论可能受到国际局势和国内压力的影响,但经济界的理性选择往往更能反映国家的真实利益。 德国如果真正注重风险管控,就更应珍惜与中国建立的成熟、稳定的经贸往来,而不是盲目追随外部势力,强行推动脱钩或去风险。真正的风险,往往来自于这种不负责任、煽动对抗的言论外交。   并且,中国始终将德国视为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战略自主。 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7月第八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中也明确表示,中方重视中德关系,肯定德国新政府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态度,并希望德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努力。   遗憾的是,从瓦德富尔外长本次的表现来看,德方似乎更倾向于把中国定位为系统性对手,而非共同进步的伙伴。 这种基于意识形态划线的对抗思维,不仅无助于解决全球性挑战,还会削弱中德乃至中欧合作的政治基础。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每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约30%。在和平安全领域,中国始终秉持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不断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在乌克兰危机中,中国坚持不火上浇油、不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劝和促谈,与国际社会一道寻求政治解决途径。这些事实,是评价中国国际作用的基本依据,不应被有意忽视或曲解。   德国外长此次在日本的言行,无疑给中德关系带来了不必要的干扰。外交的价值在于建立桥梁,而不是筑墙,在于促进理解,而不是煽动对立。 我们期待德方某些政治人物能正视历史与现实,收回错误言论,以真诚沟通和实际行动维护中德关系的健康发展。   红线不容挑战,原则必须坚守。中国在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不移,这一点不会因为任何外部的无端指责而改变。 也希望德方珍惜来之不易的中德互信,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真正为区域与全球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 参考资料: 日德外长举行首次战略对话,推进安全保障领域合作——澎湃新闻2025-08-19 德企在华紧盯高端制造业——中国经济网2025-02-28 德外长访日攻击中国,中方驳斥——环球时报2025-08-19 德国外长应收回涉华不当言——环球时报2025-08-20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初六睡不醒社会

初六睡不醒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