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算抢在中国9·3阅兵之前,给东大送上一份“厚礼”,在太平洋地区试射自己的新

士气沉沉 2025-08-20 09:21:45

美国打算抢在中国9·3阅兵之前,给东大送上一份“厚礼”,在太平洋地区试射自己的新款高超音速导弹——暗鹰。美国媒体称其为“美版东风-26”,威力巨大,将成为东大的心腹大患! 近日,美国军方宣布将于8月22日至26日在阿拉斯加至夸贾林群岛间划设6000公里警告区,试射“暗鹰”高超音速导弹,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为对中国的战略示威。 这款被冠以“美版东风-26”称号的武器,折射出美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追赶焦虑,但其技术短板与战略局限仍难以掩盖。 老美刻意将试射时间安排在中国9·3阅兵前夕,明显带有政治博弈色彩。面对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试图通过“秀肌肉”维持威慑力。 然而,从技术层面看,“暗鹰”此前多次试射失败,本次试射更像是为缓解国内压力而进行的仓促验证,其实际作战能力仍存疑。这种“赶场式”展示暴露了美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战略急躁。 “暗鹰”宣称射程达6000公里,超过东风-26的5000公里,但这一数据背后暗藏妥协。其战斗部仅约500公斤,仅为东风-26的1/3,导致打击威力显著不足。 更关键的是,“暗鹰”采用桑格尔弹道,依赖高速跳跃弹道规避拦截,但再入段存在“黑障”问题,难以对移动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反观东风-26,凭借钱学森弹道与实时数据修正能力,可精准摧毁航母等移动高价值目标。美国的“远射程”追求,实则以牺牲打击效能与命中精度为代价,未来将列装在第一导链,成为遏制东大最尖锐的矛。 然而,部署计划面临多重阻碍:第一个就是量产进度滞后,技术成熟度不足,而且美国缺乏配套防御体系,难以应对中俄的反制能力,紧接着部署区域的地缘敏感性可能引发地区紧张,甚至触发军事对抗风险。 美国的“威慑牌”更像是一张虚张声势的底牌,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再看看我们这边,中国已构建东风-17、东风-26、东风-27等多层次高超音速打击网络,形成完整的区域拒止能力。 而“暗鹰”仍属单一型号,缺乏与其他武器系统的协同作战能力。高超音速竞赛的本质是体系对抗,美国的“单点突破”难以撼动中国的防御纵深与战略韧性。 美国试射“暗鹰”本质是技术焦虑的投射,折射出其试图维持军事霸权的迫切心态。然而,技术缺陷、部署难题与体系化差距,使其难以实现真正的战略突破。 中国在高超音速领域坚持体系化发展路径,以实战化训练与技术创新巩固优势。未来的博弈不在于单一武器的射程比拼,而在于战略定力与综合国力的较量。 美国的“示威”如今看起来更像是小丑把戏,而我们将继续以稳健步伐筑牢国防长城,捍卫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稳扎稳打,戒骄戒躁。 对此,大家怎么看?

0 阅读:3045

评论列表

阳光灿烂

阳光灿烂

4
2025-08-20 17:23

美国如果敢把射程6000公里的弹道导弹摆在日韩,那就是彻底撕破脸皮,把刀子顶在中俄的咽喉了!这性质跟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一个性质!如果不拼命反制,那我们就等于要拱手让出几十年发展的全部成果了!

用户17xxx85 回复 08-20 17:36
这就是咱们要的效果,苏联正在向它招手,等你30几年了

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

3
2025-08-20 18:55

美国导弹比不过中国的,永远都不会超过中国

老何

老何

3
2025-08-20 19:29

吹自己,压他人,要不得,实事求是干好自己才是正理

123

123

3
2025-08-20 18:25

看名字就感觉很符合美国气质

琪宣

琪宣

2
2025-08-20 18:29

还是伟人那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慢就是快

慢就是快

2
2025-08-20 18:30

号称高超音速导弹,其实只有5马赫,可以不屑一顾!

华哥

华哥

1
2025-08-20 19:01

谁怕谁?

混混

混混

1
2025-08-20 18:47

钓鱼🎣?

退而结网

退而结网

1
2025-08-20 18:52

自从偷了西北工业大学后,美国的高超声速导弹又可以了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