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6日晚上,萧明华在宿舍被抓,临行前却提出要穿上旗袍?带到大牢后,又被折磨到体无完肤。敌人威逼利诱,萧明华趁势提出要求:“我可以招,但我要见哥哥一面!”见面后却要哥哥给自己捎带一瓶鱼油,做出种种怪异举动这是为何呢? “萧明华,别再嘴硬了,乖乖招供省得自己遭这份罪”特务恶狠狠地说道。此时的萧明华,历经连续五天惨无人道的刑讯,原本白皙的面容如今毫无血色。面对特务的威逼,她只是轻轻摇头:“我没什么可招的。” 1950年,台湾被“白色恐怖”的阴霾如影随形,在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氛围里,28岁的萧明华,表面上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兢兢业业的国语教师。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萧明华看似平凡的外表之下,却怀揣着一颗炽热的红心,她是一名坚定的中共地下党员,默默地为革命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她和战友朱芳春(化名于非)潜伏台湾,为大陆传递重要军事情报。 2月6日那个夜晚,特务闯进她宿舍的那一刻,她神色镇定,缓缓收起晾在阳台上的那件鲜艳似火的旗袍。这一抹红,是她传递给战友的最后警示,如同暗夜中骤然亮起又迅速熄灭的信号灯。 被捕之后的近九个月时光,萧明华身陷炼狱。电击、老虎凳、竹签刺指,特务用尽手段想撬开她的嘴。一次审讯中,特务将烧红的烙铁逼近她的脸:“再不说,就让你永远见不到明天的太阳。”萧明华闭上眼睛:“怕死,就不干革命了。” 在狱中,萧明华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清醒。在那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特务终于开了“恩口”,准许她哥哥前来探监。她满心筹划着要传递重要信息,瞅准机会,将一瓶所剩不多、仅余 7 粒鱼肝油的药瓶递到哥哥手中,装作不经意地说:“哥,就照这个牌子再给我买些。” 特务的目光立刻紧紧盯上了这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药品,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反复检查个遍,然而他们绞尽脑汁也没能察觉,这瓶药里其实藏着她费尽心思暗藏的玄机。 鱼谐音于,七谐音去,这是在通知战友于非立即撤离。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举动,最终成了朱芳春成功摆脱困境。 1950年11月8日破晓时分,萧明华被押往马场町刑场。当行刑时刻逼近,她傲然挺立,坚决不肯屈膝下跪。在生命的最后瞬间,她拼尽全身气力,向着天空,向着未来,大声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枪声响起,这位年轻的女战士倒在血泊中,但她的精神永远屹立。 在那风云诡谲的岁月里,有太多如萧明华这般的无名英烈,默默以生命为代价,坚守着心中的信仰,在无声中为正义而战。萧明华收旗袍时的从容,递鱼肝油时的镇定,面对死亡时的无畏,都是对革命信念最坚定的诠释。 信息来源: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2021.7.6《关于“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在台湾吧”》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50年2月6日晚上,萧明华在宿舍被抓,临行前却提出要穿上旗袍?带到大牢后,又
南风意史册
2025-08-19 10:41: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