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回娘家了,一进门我这心里跟灌了铅一样。71岁的老母亲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弟媳窝在沙发里看手机,时不时笑出声来。 厨房飘来熟悉的葱花香味,母亲佝偻着背在灶台前翻炒,银白的发丝粘在汗湿的额角。她总说自己眼神还好,可握锅铲的手明明在微微发抖,盛菜时汤汁洒在灶台上,她慌忙用抹布去擦,动作慢得像被按了慢放键。我走过去想搭把手,她立刻把我往外推:"刚回来歇着去,你弟媳爱吃的红烧排骨马上就好。" 客厅里的笑声还在继续,弟媳跷着二郎腿窝在沙发里,手机屏幕亮得晃眼。她瞥了我一眼,头也没抬地说:"姐回来啦,妈说你爱吃油焖大虾,非得多买两斤。"话音刚落,母亲端着一盘排骨从厨房出来,她赶紧把腿收了收,视线却没离开手机屏幕,直到母亲把菜摆在茶几上,她才伸手夹了一块,含混不清地夸了句"真香"。 我看着母亲又转身进了厨房,背影在门框里缩成小小的一团。记得小时候家里来客,都是父亲掌勺母亲打下手,弟媳刚嫁过来那几年,还会主动系上围裙说"妈我来"。这几年怎么就变了?母亲总说"年轻人上班累,回家该歇歇",可弟媳在事业单位做行政,每天朝九晚五,哪有母亲起早贪黑带孙子辛苦? 饭桌上母亲不停地给弟媳夹菜,"多吃点,带孩子费力气"。弟媳嗯嗯应着,筷子却专挑盘子里的虾仁。三岁的侄子吵着要喝可乐,弟媳头也不抬地说"让奶奶给你拿",母亲立刻放下碗筷去冰箱翻找。我忍不住说"孩子喝太多碳酸饮料不好",弟媳撇撇嘴:"就你讲究,现在谁家孩子不喝这个?" 饭后母亲要收拾碗筷,我抢着端起盘子,却发现她的手腕肿了好大一块。"上周拖地摔了一跤,不碍事。"她轻描淡写地说,弟媳在旁边补了句:"我早让她别干那么多活,偏不听,现在的老年人就是闲不住。"我心里像被针扎了下,这哪是闲不住,分明是被当成了免费保姆。 临走时我塞给母亲两千块钱,让她买点营养品。她推搡着不肯要,说"你弟每月都给生活费"。可我明明看到她床头柜上的药盒,还是上个月我买的那盒止痛片。下楼时碰到邻居张阿姨,她叹气说"你妈天天接送孩子做饭,你弟媳连碗都不洗,真是白养个儿子"。 坐上车眼泪忍不住掉下来。我们总说要孝顺父母,却忘了"孝顺"不只是给钱买东西。母亲要的从来不是物质,是被尊重被心疼的感觉。而有些年轻人,把父母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在沙发上刷着手机享受岁月静好,却看不见厨房烟火里父母悄悄老去的模样。 或许这就是很多家庭的缩影:父母用一辈子的习惯操劳,子女用理所当然的态度索取。那句"妈我来"变成了"妈你弄",那些曾经的感恩变成了麻木的接受。可别忘了,厨房的烟火会慢慢变弱,父母的背影会越来越弯,别等他们真的动不了了,才想起那句迟来的"谢谢"。
人老了,手真不能伸太长。我老家邻居老太太,现在80多岁了,还一个人做吃做喝,没有
【2评论】【5点赞】
用户10xxx74
这个妈妈好像是我自己妈妈的影子!!不过我的妈妈一直都是讨好别人才会过得踏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