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司令的遗体抢回来!”1940年,张自忠将军战死沙场,敌人准备厚葬将军,蒋

古凌国际 2025-08-14 15:54:41

“必须把司令的遗体抢回来!”1940年,张自忠将军战死沙场,敌人准备厚葬将军,蒋介石得知后,向第5战区作出指示。 张自忠从基层爬到高层,一仗一仗积累经验。 1938年台儿庄战役,他掩护主力撤退,挡住日军坦克推进,没让敌方扩大战果。武汉会战时,他负责襄东战场,突袭日军补给线,收获最大。 蒋介石夸他各战区楷模,不是白说的。他不光打仗,还注重部队教育,士兵操练时他亲自检查,确保战斗力。 1939年随枣会战,他升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加二级上将衔,因为京山一役功劳大。那时候他已经49岁,可还是亲上前线,士兵们叫他“常胜将军”,因为他领导的战斗,不是胜就是率先冲锋。 他的升迁不是靠关系,全凭战绩,西北军出身的他,转到中央军后,照样立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拒绝一些内斗命令,说部队是打日本人的,不是打自己人。这点让很多人敬佩,他有民族大义,不卷派系斗争。 1940年枣宜会战,是张自忠最后一场仗。5月1日,日军从武汉出发,目标宜昌,出动六个师团,飞机坦克重炮齐上,上万兵力。 蒋介石情报出错,以为日军在退,下令33集团军追击。张自忠率部渡襄河,轻装前进,部队两千多人,直奔宜城。战斗打到5月16日,南瓜店十里长山,部队剩不足两百。 日军飞机低飞投弹,炮弹密集,山体晃动,士兵伤亡惨重。张自忠亲持机枪冲锋,身中多弹,包括头部、胸腹、肩腿,总共六到八处伤,最终倒下。 日军清理战场,从他衣袋钢笔确认身份,是第三十九师团参谋长查的。他们没想到这位将军会亲自上前线。日军师长命令军医用酒精清洗遗体,全队默哀,入棺安葬在陈家集山坡,墓碑写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消息传出,日军广播阵亡新闻。蒋介石得知,急令第五战区不惜代价抢回遗体。 第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带敢死队,几百人夜袭敌阵,端机枪突入,战斗两天两夜,牺牲两百多战士,终于挖出棺木,抬回阵地。 这过程风险大,日军守卫严,可中国士兵拼命,因为那是他们的司令。抢回后,遗体重殓上将礼服,配剑领章。 抢遗体这事,体现出张自忠在军中的地位。日军厚葬他,是因为敬重他的战斗精神,说礼遇伟大灵魂会得神助。可蒋介石不能让英雄遗体留在敌手,那等于丢脸。 敢死队行动,师长亲自上,士兵们不顾命,突袭几次才成功。这不光是执行命令,更是弟兄们的情义。张自忠牺牲时,年仅49岁,是抗日战争中最高级将领阵亡,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最高军衔牺牲者。 他的部队后续继续抵抗,传承他的作风。 5月18日,遗体运往后方,经过宜昌,十万民众自发聚集悼念。日军飞机三次飞过,没投弹射击,算是致敬。灵柩到重庆,蒋介石率将领祭拜,亲题英烈千秋石碑。 国府追晋二级上将,1942年入祀忠烈祠,1944年宜城改自忠县,北平铁狮子胡同改张自忠路,天津上海武汉也有同名路。 1946年获荣字第一号荣哀状,1947年国葬。1951年台湾阿里山一地改名自忠,1974年拍电影英烈千秋讲他事迹。这些荣誉,不是随便给的,全因他的贡献实打实。 张自忠身后影响大,不止国民党那边。1982年民政部追认革命烈士,2009年评为为新中国成立突出贡献英雄模范,2014年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重庆建张自忠墓园,北碚梅花山安葬,陵园陈列生前物品,碑文铭记功绩。北京地铁张自忠路站有他半身像,供人缅怀。他的妻子李敏慧,在丈夫牺牲后独自抚养女儿张廉云,后者长大从事教育。 他的曾孙张雷,在海外抗日纪念馆讲家族故事,提醒华人记住历史。他的事迹进课本,教育年轻人爱国。宜昌自忠公园,民众常去凭吊。 他的牺牲震动中外,周恩来赞其忠义壮烈。日军牵制在东方战场,中国抗战贡献巨大,张自忠就是代表。他的部队精神,影响后续战斗,士兵们继承以少胜多作风。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