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哥说得对,但还可以做一些补充。我最早注意这事,是奔驰CLA在高环赛道上24小时行驶3717公里,考虑40次充电、每次10分钟、共计400分钟的充电时间后,平均时速还有154.9km/h。如果去掉这6.6小时的充电时间,那么平均车速就是213.6km/h。
不说200km/h的事儿,单说奔驰CLA的120km/h成绩,也足够惊人。这和最近易车的测试连上了,可惜这次测试没有奔驰CLA:
• 小米SU7,用100kWh电池跑了504km,百公里电耗20.03kWh,达成率62.2%;
• Model 3,老将犹在,跑了389km,电耗20.15kWh,达成率62.4%;
• 奔驰CLA,用85kWh电池跑了572km,估算电耗仅16.39kWh,达成率66%,电耗效率遥遥领先。
奔驰CLA能做到,四项黑科技缺一不可:
• 风阻设计:一是风阻系数,二是迎风面积。越矮的车越好。
• 两挡变速箱:低速用11:1齿比,起步轻快;高速切换5:1,转速更低、省电更狠。曾出现在Taycan上,奔驰则直接打出“度电一升油”的定位,堪称豪华电车的物理外挂。
• 低稀土永磁电机:它靠通电激发磁场,虽然结构复杂点,但高速工况对“弱磁控制”需求比较小,高速经济性更好。
• DCU前轴离合器:四驱电车续航差?很多是前电机空转在拖油瓶。奔驰这套DCU,在不需要四驱时直接断开前轴电机,减少90%机械损耗,只需0.2秒切换,毫无顿挫。
当时我说的是“缺一不可”,是因为我觉得奔驰CLA这个成绩确实有点牛,很难实现。
后来有自主品牌超越了奔驰CLA,用的是另一套思路 —— 这事情就很有意思,用完全不同的思路,但实现了更强的效果,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不也和F1有点类似的地方吗? 这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既考验技术能力、也考验工程智慧的奥林匹克竞赛。
现在全新小鹏P7也要去跑了,用的技术路线和奔驰CLA不同,但应该有信心也超越,这就非常有意思啊!
震哥说跑24小时没什么了不起,确实如此。但跑第一就难了啊!因为我们要看成绩,以及成绩之后的技术。
如果非要说没什么了不起,那我是不是可以说百米赛跑也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心肺功能强一些、肌肉强一些、反应快一些,我上我也能跑啊,那我跑和博尔特跑,能是一回事吗?
这是谁研究的话题?真有才 刘路为什么质疑24小时高环耐力赛 奔驰C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