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草拟作战报告,请叶帅过目,叶帅皱眉:“我的名字怎能排在你前面?” 人民解放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8-11 11:27:04

陈赓草拟作战报告,请叶帅过目,叶帅皱眉:“我的名字怎能排在你前面?”

人民解放军二野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率部抵达江西赣州。同时到达的还有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部队。两支劲旅在赣州完成会师,兵力合计约十几万人。 此时距离广州解放仅剩一个多月时间,国民党军队在华南地区的主力是余汉谋的第七军团,主要布防在广州外围的从化、增城一线。

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在赣州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持续了几天,参会人员包括陈赓、邓华及各师级指挥员,会议确定了南下广东的具体作战方案。

会议结束后,按照惯例需要向中央军委呈送作战计划报告,叶剑英指定陈赓起草这份重要文件,陈赓连夜完成了报告,涵盖兵力部署、进攻路线和时间安排。

报告完成后,陈赓按程序送交叶剑英审阅,叶剑英阅读完毕,在文件署名处将陈赓的名字写在了自己前面,这个细节后来被当时的作战参谋记录在工作日志中。

陈赓看到署名调整后,当天就找到叶剑英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叶剑英作为华南分局书记,应该署名在前,两人为此讨论了许久。

最终报告以“叶剑英、陈赓”的顺序署名呈送军委,这份报告详细分析了广东敌情,提出了“分路南下、钳形合围”的作战思路。

当时的军事态势对解放军十分有利,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部分部队已出现逃兵现象,而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昂,装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两广纵队在这次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支部队由广东本地人组成,熟悉当地地形和方言,为大部队提供了宝贵的向导服务。

解放军按计划从赣州出发南下,陈赓部队走东线,经龙南、和平直插惠州。邓华部队走西线,经韶关、清远逼近广州。

进军过程中,解放军受到了沿途民众的热烈欢迎,许多村庄主动为部队提供粮食和向导,这种支持为快速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民党军队的抵抗比预想的更加微弱,余汉谋部在从化一线稍作抵抗后即开始撤退,部分国民党军官甚至主动联系解放军表示投降意愿。

人民解放军进入广州市区,广州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这座华南重镇回到了人民手中。

解放广州的作战行动历时不到半个月,伤亡人数控制在较低水平,这得益于周密的作战计划和有效的政治攻势。

关于叶帅与陈赓的“署名之争”展现革命家风范,网友们热评起来:

“这才是真革命情谊!”

“现在多少人为了排名争破头,看看老一辈革命家,连署名顺序都要互相谦让!叶帅主动让位,陈赓坚持原则,这种互相尊重的精神太珍贵了!”

“细节见人品!”

“这种小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格局,叶帅是华南分局书记,按级别确实该排前面,但他却主动让贤;陈赓坚持原则,不是为自己,而是尊重组织纪律。这样的作风,值得学习!”

“历史不该被遗忘”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