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伙日军正准备在渊子崖村大开杀戒,但村民却没有束手就擒,反而联合起来

帝王心术 2025-08-09 10:55:53

1941年,一伙日军正准备在渊子崖村大开杀戒,但村民却没有束手就擒,反而联合起来血战1000名日军,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共击杀日寇100余头,光荣战死147人。 那天天刚放亮,山东莒南渊子崖村的土围子外,密密麻麻全是鬼子的黄军装。领头的汉奸梁化轩前两天派人来要1000块大洋和粮食,被19岁的村长林凡义硬邦邦顶了回去:“钱粮都有,不怕死的就来拿!” 这下真招来了大祸,1000多日军带着4门重炮气势汹汹扑过来。 梁化轩为了邀功,硬说村里藏着八路军主力,鬼子联队长坂田信以为真,铁了心要拔掉沭河边这个“硬钉子”。 土围墙上架着的九门“生铁牛”(村民自制的土炮)猛地开火!铁砂混着砸碎的锅片、耙钉泼向敌群,十几个鬼子应声倒地。这些土炮射程不远,装的是乡亲们现砸的家什,可一打一大片。 老汉们叼着烟袋杆子紧着装火药,半大孩子光脚板来回搬石头,新嫁娘抡起菜刀就砍木桩堵缺口,五米厚的夯土墙被重炮轰开了口子,门板沙袋压上去,后面是顶死的人墙! 从晌午到日头偏西,村里村外杀成了一锅粥。林九兰抄着铡刀守在最大的豁口,鬼子钻进来一个劈一个,接连砍倒七个敌人才力竭倒下。林九宣眼见儿子中弹,吼叫着用刺刀捅穿鬼子喉咙,自己也被刺中胸口。 林庆海更是抱着点燃的火药罐冲向敌群,一声巨响与敌人同归于尽。巷子里,菜刀砍崩了刃,锄头砸弯了柄,夫妻背靠背挥着铁锨,母女俩咬着牙撕扯,连教书的七十岁老塾师都举着砚台砸向鬼子的刺刀。 就在尸横遍野的危急关头,村外猛地响起冲锋号!八路军武工队和山纵二旅的战士拼死往村里冲。赶来救援的板泉区长冯干三,肠子被打出来还搂着火枪射击。 区委书记刘新一身中数弹,血染衣襟仍嘶喊着指挥:“顶住东头!” 三十多人的区小队在附近山岭上遭遇日军骑兵围攻,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 暮色笼罩着冒烟的断壁残垣时,鬼子拖着112具尸体狼狈撤走。村里147位乡亲永远倒在了血泊中,加上牺牲的八路军战士,一共242条好汉没了。 活下来的人抹把泪就动手掩埋亲人——林祥霖老汉至今记得,他爹咽气前死死攥着半截铡刀,嘴里念叨着:“值...值了...” 消息传到延安窑洞,毛泽东拍案而起:“一个村庄打退千余敌寇,渊子崖村自卫战堪称典范!”《解放日报》白纸黑字登了这话。滨海专署大印一盖,授予“抗日楷模村”称号。 就连当年带兵攻打村子的坂田,晚年在回忆录里还心有余悸:“正规军的硬仗打多了...可那些举着锄头镰刀的农民...他们眼里的光,我至今想不明白!” 如今在村北的山岭上,矗立着一座九米高的紫砂岩纪念塔,“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的碑文浸透着当年的血色。 85岁的林祥霖老人常溜达到塔前,哑着嗓子哼起1941年的老调:“沂蒙山四一年,起了西北风...” 歌声飘过村里新盖的瓦房,钻进村小学的窗户,他的外甥正给娃娃们教唱这首歌,一字一句,把那份不屈的骨气,烙进一代代人的血脉里。 本文史实参考自《莒南县志》(1998年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档案及《大众日报》1942年相关战地报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渊子崖烈士#

0 阅读:26
帝王心术

帝王心术

古代皇帝的权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