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也确认访华了,现在伊朗总统就是亲西方派的头,想跟美国认怂,结果被暴打一顿

老阿七说史 2025-08-09 10:14:21

伊朗总统也确认访华了,现在伊朗总统就是亲西方派的头,想跟美国认怂,结果被暴打一顿后,现在重新来镶膝盖不跪了! 伊朗总统和外长的专机航线,正悄然指向北京,据多方可靠信源证实,德黑兰最高外交组合,正紧锣密鼓筹备一场关键性的访华行程。 这可不是普通的礼节性串门,它透着一股“火烧眉毛”的急迫感,为啥这么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去年跟俄罗斯签的那份被寄予厚望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大协议,眼瞅着快要变成一叠华丽的“空头支票”了! 指望莫斯科这位“难兄难弟”拉一把?现实给德黑兰结结实实上了一课,国际政治,光靠签协议画大饼,填不饱肚子,更解不了围! 时间闪回2024年5月,当时还是莱希总统主政,俄伊双方在莫斯科高调签署了那份为期20年的《全面合作条约》。 白纸黑字,雄心勃勃,军事技术深度合作、联合能源项目、扩大贸易投资、共建基础设施,伊朗的算盘打得响,都被西方制裁压得喘不过气,咱俩“背靠背”,总能互相取暖吧? 特别是军事上,伊朗急需更新装备、提升技术来对抗以色列和美国的压力,俄罗斯的“硬货”支持被视为关键救命稻草。 然而,快一年半过去了,残酷的现实啪啪打脸,俄罗斯“自身难保”,有心无力,最根本的原因,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的泥潭,消耗巨大到了惊人的地步。 普京政府现在首要任务是把每一颗螺丝钉、每一卢布都优先保障前线需求和维持本国军工基本运转。 承诺给伊朗的先进军事技术转让?严重缩水、拖延,甚至不少关键项目直接“趴窝”,说好的武器系统供应?要么数量大打折扣,要么交货遥遥无期。 俄罗斯的军工产能,自己都不够用,哪还顾得上伊朗这个“战略伙伴”?“难兄”自己都快饿晕了,哪还有力气拉“难弟”? 西方制裁“铜墙铁壁”,寸步难行,西方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形成了穿透性极强的“铁幕”。 任何涉及敏感技术、大型能源项目或金融往来的合作,都面临被西方“次级制裁”精准打击的巨大风险。 俄罗斯企业自身在制裁下都举步维艰,想绕过层层封锁和伊朗做大买卖?成本高到离谱,风险大到吓人,实际操作起来几乎寸步难行。 协议里那些激动人心的蓝图,在制裁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俄罗斯的“战略盘算”,未必与伊朗同心,更让德黑兰新政府感到不满和警惕的是,有迹象表明俄罗斯在一些关键的地缘政治问题上,其行动和利益考量并非完全与伊朗同步。 伊朗强硬派和务实派都开始质疑,莫斯科是不是在拿伊朗当“棋子”?关键时刻的“兄弟情谊”靠得住吗? 俄罗斯在某些方面的保留甚至“微操作”,让伊朗深感被“忽悠”了,那份协议的政治互信基础正在被侵蚀。 这份被德黑兰寄予厚望的俄伊“战略基石”,如今陷入了“雷声震天响,雨点看不见”的尴尬境地,近乎“名存实亡”。 对伊朗总统领导的新政府而言,这不仅是前任外交遗产的重大挫折,更是当前困局的直接导火索, 经济困局雪上加霜, 西方制裁枷锁丝毫未松,国内通胀高企,民生压力巨大,社会不满暗流涌动,指望俄罗斯带来的“合作红利”落了空,经济压力反而更大了。 安全压力有增无减,以色列的军事威胁始终如芒在背,近期摩擦并未减少,海湾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持续推进,伊朗的地缘环境更加孤立,军备更新受阻,安全焦虑直线上升。 外交突围急需新路,西方大门紧闭,俄援成泡影,伊朗急需找到一条能带来实质性收益、打破孤立局面的新通道。 正是在这种“俄路不通”、内外交困的背景下,伊朗总统与外长计划中的北京之行,承载着德黑兰新政府破局的沉重期望。 经济“救命”是核心之核心,重中之重是推动落实中伊25年全面合作计划,而且要“加速”、“做实”! 伊朗迫切需要中国继续稳定甚至增加对其石油的进口,迫切希望中国加大对伊朗能源、交通、港口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迫切寻求建立更可靠、绕过美元的贸易结算机制。 伊朗总统需要带回能立刻缓解国内经济危机、稳定民心的“真金白银”和“实在项目”, 中国庞大的市场、强大的基建能力和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在伊朗眼中就是那根最粗壮的“救命稻草”。 虽然不再奢望像对俄那样获得大规模直接军援,但伊朗同样期望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与中国加强沟通与协调。 获得中国在政治和道义上的坚定支持,对于伊朗平衡美以的巨大压力至关重要。 伊朗新政府将把深化与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置于其外交政策的绝对优先位置,这是对国内各派的交代,也是向国际社会宣示伊朗寻求突破制裁、实现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国重视与伊朗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愿意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推进合作,但中国同样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 如何在深化中伊合作与避免过度刺激美国、招致更严厉的“长臂管辖”之间找到微妙平衡点,考验着北京的智慧。

0 阅读:2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