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间,蒯大富不仅黑手,还散布假消息。出狱后,此人到深圳打拼致富,却被骗财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05 09:10:55

1967年间,蒯大富不仅黑手,还散布假消息。出狱后,此人到深圳打拼致富,却被骗财产,最后进入养老院,可谓恶有恶报。

1945年,蒯大富出生在江苏省滨海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他父母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爷爷年轻时参加过新四军的战斗。

蒯大富从小在革命氛围中长大,表现出聪明伶俐的特点,学校里成绩一直拔尖。

初中毕业后,村里其他孩子大多不再读书,蒯大富的父母却坚持送他继续上高中。

高中三年,他在八滩中学念书,不仅学习刻苦,还积极参与各种学生活动,很快当上学生会干部,加入了共青团。

1963年高考,他填报了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志愿。

成绩出炉时,他名列前茅,成功被录取。

这事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父母喜极而泣,乡亲们都来道贺。

那年秋天,18岁的蒯大富踏上去北京的火车,开始了新生活。

在清华校园里,蒯大富发现人才济济,不像家乡那样引人注目。

但他适应能力强,课余时间活跃于各类组织活动,专业课成绩也名列前茅。

日子一天天过,本该是顺利毕业、成为化学专家的轨迹。

可是1966年6月,一场席卷全国的运动改变了一切。

蒯大富凭着政治热情和口才,卷入了学生领袖行列。

他组织活动,演讲鼓动,很快成为“清华井冈山兵团”的负责人,还被推举为北京大中专院校造反派的副司令。

别人开始叫他“蒯司令”,年轻气盛的他一时风头无两。

他策划了一次公开辩论,试图用策略赢得支持。

1967年,他升任北京市革委会常委,才22岁就站在了风口浪尖。

但好景不长,他推动清华大学内的武斗事件导致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毛泽东亲自批评了他。

造反派组织解散后,蒯大富成了众矢之的,地位一落千丈。

当年年底,他被派到宁夏青铜峡铝厂当技术员。

在铝厂,蒯大富经历了监督劳动和思想改造的漫长日子。

1978年,他突然被带回公众视线,因为运动中犯的错误被审判,判处17年有期徒刑。

他入狱后认真改造,反思过往。

1987年10月,因为表现好提前出狱,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清华的师生表达歉意。

铝厂的同事们没嫌弃他过去的经历,给他安排了工作,还分了一套房子。

蒯大富感激大家,常回去看望老伙伴。

这段时期,他遇见了罗晓波,她是北京大学的年轻研究生,比蒯大富小十几岁,早年因他的辩论对媒体形象产生好感。

她辞职远赴宁夏找到蒯大富,两人在南京登记结婚,很快生下女儿蒯大富取名为“小穷”,意思是与“大富”形成对照。

婚后生活平静,可随着改革开放热潮兴起,蒯大富动了创业念头。

1990年代,蒯大富带着家人南下深圳特区。

那时的深圳充满机会,他有清华同学在当地帮助,靠着积攒的人脉和努力,他和妻子一起打拼,事业逐渐壮大。

没过多久,他们攒下百万财富,在深圳买了三套房子,日子过得富裕起来。

日子一长,夫妻俩商量在深圳安家落户,可办户口时,蒯大富遇到麻烦,工作人员说他的历史问题使他不具备落户资格。

为解决问题,蒯大富提出“假离婚”方案,先把房产过户到妻子名下,让她落户深圳,再复婚分享户口。

结果计划落空,妻子拿到房子后拒绝复婚,还爱上了别人。

蒯大富才明白被利用了,一番争执后,前妻让步,把最差的那套房子过户给女儿蒯大富只能住进那套房子里。

时间流逝,女儿长大结婚成家,她孝顺父亲,承诺会照顾他晚年。

可蒯大富觉得自己年纪大不想拖累孩子,提出进养老院。

女儿虽不舍,还是同意了,负担所有费用。

蒯大富搬进一所普通养老院,那里的伙食和住宿条件都很一般。

他习惯了起伏人生,很快适应了新环境。

养老院里,他不时陷入沉思,凝望窗外的夕阳。

有些人去探望,不是当年的“战友”,反而是清华时对立的“414派”老同学们,蒯大富甚至委托他们处理后事。

日子一天天过,他轻拂身上落叶,回想一生走过的路。

年出生在农村,考上清华,卷入运动,入狱,出狱工作,结婚生女。

后来到深圳打拼致富,却被骗财产,最后进入养老院。

每个阶段都不由自己控制,时代洪流冲走他青年时的荣光,又带来晚年的沉寂。

0 阅读:82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