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北大才女王承书吃完饭后,像往常一样去了实验室,谁知这一走,却像人间蒸发了一般,丈夫因找不到她,差点翻遍了北京城,10多年后,儿子打开门,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定睛一看,却是消失了多年的母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北京的春天,空气中总飘着柳絮,阳光从塔楼间洒在北大的石板路上,那天中午,王承书像往常一样,吃过饭便出了门,手上拎着那只布包,走得很匆忙,家里饭桌还没来得及收拾,碗筷留在原地,仿佛人只是出门买菜,很快就会回来。 可这一走,却再没回来,那年,她四十九岁,是物理系的教授,也是国际知名的核物理学家,丈夫张文裕也在北大任教,两人曾是校园里的“金童玉女”,如今却像是被命运从中间撕开。 最开始,家人以为她只是临时出差,可几天后仍无音讯,他翻遍了实验室,桌上放着一叠密密麻麻的计算草稿,钢笔还歪歪斜斜地搁着,墨水瓶开着盖,像是她刚写完一个公式就被叫走,只是这一去,竟是漫长的十七年。 张文裕跑遍了北京的公安机关,挨个派出所询问,甚至查阅了街道办的登记本,但没有任何线索,她的名字仿佛被从世界上抹去了一般,邻居们开始猜测,有人说她被调去“西北研究所”,有人说她是“自愿放弃家庭”,但都无从证实,只有她的家人知道,她不是那样无声无息的人。 其实早在她失联之前,王承书的人生已经走进了无数人的视野,1912年,她出生在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从小表现出对数字和公式的天赋,中学时期,她的数学成绩常常名列前茅,1930年,她被保送进燕京大学,成为物理系唯一的女生,四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抗战爆发后,她和丈夫南下,在西南联大教书,那时候,她在课堂上讲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台下坐着的是后来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科学苗子,她对物理的热爱贯穿了整个青春,也为她日后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1941年,她申请到奖学金,远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当时的规定并不允许已婚女性进入博士项目,但她的才华打破了常规,她在那里与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合作,提出了一个关于粒子输运的理论方程,一经发表,便在国际学术界引发关注。 这是一份可以通往学术巅峰的通行证,她的研究被广泛引用,美国学界称她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亚洲女性之一,但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和丈夫却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不解的决定——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选择回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 他们并没有立刻获准回国,美国政府对华人科学家设有重重限制,不仅拒绝发放出境许可,还对他们进行长期监控,为了减轻回国时的审查压力,王承书将自己在美积累的900公斤学术资料分成300多个包裹,一点点寄回北京。 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在回国途中被全程监视,行李被反复搜查,皮鞋被割开,钢笔被拆解,甚至连书本都被逐页翻看,有人怀疑她藏有微缩胶片,但最终什么都没查出来。 1956年秋天,他们终于登上了驶向东方的轮船,当她在甲板上望见港口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泪流满面,她觉得,自己的人生真正开始了。 刚回国时,她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继续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当年的她,穿着素色旗袍,梳着整齐发髻,说话温和有条理,是学术会议上最引人注目的女性科学家。 1958年,国家启动了热核聚变项目,物理所急需一位能“从零搭建系统”的负责人,王承书没有犹豫,接下了任务,当时国内对这一领域几乎一无所知,她带着几名年轻人,一边翻译资料,一边建立实验体系,只用了两年,就让中国在这个方向上站稳了脚跟。 然而,命运并没有停下对她的召唤,1961年,苏联专家突然全部撤离,中国的核武器研发陷入停滞,这一年,王承书接到一个绝密任务,被要求参与铀浓缩研究,这项工作不仅技术要求极高,还必须彻底保密,她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最亲的家人。 她没有留下解释,只留下一张字条,便消失在北京的街头,从此,她不再是王承书,而是“王英”,她被送往青海,在戈壁滩上的帐篷里,开始了她生命中最艰难也最重要的一段旅程。 那里风沙肆虐,空气稀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白天,她用算盘计算数据,晚上则在煤油灯下整理笔记,有一次,她高烧不退,鼻血止不住地流,仍坚持工作,血滴染红了笔记本,她只是塞上棉球,继续计算。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观测点远处,她蹲在地上,双手捂脸,眼泪止不住地流,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可她没有回家,而是继续留在戈壁,投身下一项更机密的研究。 直到1978年,她才被允许返回北京,那一年,她已经六十五岁,头发花白,背也驼了,当她站在自家门口时,门前的树已长高,儿子也已长大,她回到家中,像是一个异乡归来的旅人,带着风沙与沉默。 信息来源:北京科协2024.6.18回眸|一生三次“我愿意”,这是王承书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1961年,北大才女王承书吃完饭后,像往常一样去了实验室,谁知这一走,却像人间蒸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04 18:16:37
1
阅读:15468
果峰
国士无双
用户13xxx86
功臣
用户91xxx12
祖国的骄傲
彭学慧forward
国之功臣
用户40xxx26
王先生国士无双
花雨满天
王奶奶在搞膜分离铀235。贡献很大!
鉴山沮水
这种事必须做,但应该有更好的处理办法。这种做法对家庭、亲人是残酷而不道德的。
赵医生 回复 08-07 15:08
非常时期别无选择,哪有那么多两全之法
封之岁月 回复 08-07 01:57
是可以通信的,但只有一个邮箱号。
用户10xxx81
致敬!!
志远前行
英雄
补漏专家
那个说“西北研究所”的人,应该调查一番,在当时,正常人应该不会知道这个事,甚至听都不应该听过。
A1
民族英雄
用户11xxx61
净扯蛋,家属当然知道要去干一些涉密工作,只是不知道具体干什么。弄得好像人被秘密绑架了一样。
大雪满弓刀
致敬!!!
用户48xxx37
祖国的英雄!
柢步艳阳天慧
了不起的英雄
用户93xxx16
这才是国士
高兴
王承书先生
用户10xxx21
伟大大伟了!为你骄傲!!
邓之舜
这才是英雄
forcewoo99
国之脊梁!!!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
红仓
组织上应该是给家属说调动工作了。但保密。
用户10xxx54
国家栋梁
好的好的
伟大而无私的功臣
zhanghegang
小编说的太玄呼了?实际上没那么神秘!
一蓑烟雨任平生
没有硝烟的战争,国之栋梁
吉儿
感动,真国士
三位一体
胡编乱造
用户92xxx61
[点赞][作揖]
心在无边飞翔
致敬
用户94xxx99
只能说一声祖国感谢您,祖国对不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