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当中的一篇文章,作品描写了一个虚无飘渺

虎虎聊娱乐 2025-08-04 11:17:30

《罗刹海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当中的一篇文章,作品描写了一个虚无飘渺的国家,那里的人们美丑颠倒、是非混淆,越是坏的越受欢迎,因而人人要装假面示人,人情世态如同鬼蜮世界一样阴冷,同时揭示美好理想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在遥远的东方海域,一个以丑为美的国度悄然浮现,年轻人马骥意外漂流至此,这里的一切颠倒黑白,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人不由得心生好奇。   蒲松龄生于1640年山东淄川一个书香家庭,早年父亲经商维持生计。他19岁考取秀才,却在乡试中多次落第,直到71岁才得贡生资格。这辈子大多时间在乡村教书,接触底层百姓,目睹社会不公。清初时期,战乱刚平,官场贪腐严重,科举制度虽严但往往重权势轻真才。蒲松龄从1670年代开始收集民间传说,创作《聊斋志异》,这部书到1715年他去世前才完成,借鬼狐故事反映现实。罗刹海市的灵感来自沿海渔民的海市蜃楼传说,那种虚幻景象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他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公平社会的追求,在当时文坛古文运动中,这种寓言常见,用来警示世风。 故事里,马骥是个滨海商人,船队出海贸易途中遇风暴,漂到罗刹国。那地方房屋矮小,街道泥泞,居民皮肤粗糙,脸部扭曲,以丑陋为美貌标准,选拔官员看谁更狰狞。马骥相貌端正,反被视为怪物,居民见他就逃。他起初藏身船上,后来饥饿上岸抢食,居民怕他,从此他靠这维持日子。渐渐有人接近,教他用黑泥涂脸,贴假疤,戴破帽伪装。伪装后,他被赞仪表堂堂,引荐给官员,那官员三眼肿胀,邀请赴宴。宴席大厅昏暗,菜肴油腻,宾客争丑,他模仿获宠,升小吏。办公室潮湿,他处理文书,同事嫉妒使绊。他建议统一面具伪装,获皇帝赏识,皇帝下巴突出,下令选才,他因此高升。   日子久了,他厌倦这种生活,遇龙宫使者,使者皮肤光滑,领他去海底。龙宫金碧辉煌,龙王设宴,他游海市,市场摊位宝石满目,商贩有礼。他结识龙女,两人逛集,龙王主持婚礼。婚后他在宫中住,却思乡,龙王赠宝,他携妻返乡,到小镇分礼物,村民庆祝。他隐居乡村,教子女过平凡日子。这个故事借罗刹国讽刺清中叶社会,美丑颠倒象征是非混淆,好人不得志,坏人得势,戴假面才能出头,龙宫则寄托理想。   刀郎2023年7月19日发歌《罗刹海市》,专辑《山歌寥哉》,歌词用靠山调和西河大鼓,借蒲松龄故事,描述罗刹国驴鸡混淆,黑白不分。听众解读为讽刺娱乐圈乱象,高位者排挤新人,如那英汪峰杨坤高晓松过去对刀郎评价,反映行业假象盛行。歌曲播放量达80亿,火遍网络,引发热议。它借古喻今,点出人性问题,结尾引维特根斯坦,升华到人类根本疑问。这种表达含蓄幽默,体现中国文化智慧。在当下,这提醒大家坚持公平,弘扬正气,推动文艺界健康发展。 这个古老故事与现代歌曲交融,折射出社会镜像。你对这种是非颠倒有啥看法?欢迎留言聊聊,一起思考现实启示。    

0 阅读:5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