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年,李世民下令处死单雄信。刑场上,徐茂公猛然抽刀,割下一块大腿肉,喂给单雄

长河观澜 2025-08-04 08:30:29

621年,李世民下令处死单雄信。刑场上,徐茂公猛然抽刀,割下一块大腿肉,喂给单雄信。单雄信说:“当初贾家楼46人结义,如今只有你一人来送我。”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洛阳刑场上,单雄信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刀斧手已经举起了鬼头刀。

就在这生死关头,徐茂公突然冲上前,抽出佩刀狠狠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递到单雄信嘴边。

单雄信仰天大笑,一口吞下那块肉,眼中含泪说道:"当初贾家楼46人结义,如今只有你一人来送我。"

这段悲壮的场景,成为隋唐英雄传说中最令人唏嘘的片段之一。

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刘关张桃园结义后同生共死四十载,而瓦岗寨那群磕头结拜的兄弟,最后却各奔东西。

要说瓦岗寨里最让人心疼的好汉,非单雄信莫属。

这个山东曹县出生的绿林豪杰,后来搬到山西长治二贤庄,凭着一身本事和豪爽性格,成为九省绿林总瓢把子。

传说他院子里种着一棵枣树,十八岁时砍下来做成兵器,那杆枣木槊重达七十斤,号称"寒骨白",寻常人两只手都握不过来。

单雄信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义气二字,当年秦琼落难山西,穷得只能当锏卖马,是单雄信暗中接济。

徐茂公被敌人围困时,也是单雄信不顾劝阻带人杀入重围救出兄弟。

可就是这么个义薄云天的好汉,最后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瓦岗寨分崩离析后,单雄信投靠了王世充,在洛阳之战中差点要了李世民的命。

据说当时单雄信挺槊直取李世民,要不是尉迟恭及时赶到,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王世充兵败投降后,单雄信被唐军俘虏,按说以他的本事,李世民应该招揽才对,可最后却执意要处死他。

这里面除了单雄信差点杀死李世民的旧怨,更关键的是他在政治上的反复无常。

从瓦岗寨到王世充,单雄信换了三个主公,这在讲究忠义的古代是大忌。

李世民身边谋士都说这人"轻于去就",留着迟早是个祸害,徐茂公拼了命想救兄弟,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官爵来换单雄信一命,可李世民铁了心要杀。

刑场上那一幕,把江湖义气和帝王心术的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单雄信至死都不肯低头,而昔日贾家楼结义的兄弟,除了徐茂公竟无一人来送。

有人说这是因为其他人都怕得罪李世民,也有人说单雄信性格太倔,得罪了太多人。

但更可能的是,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所谓的兄弟情义在权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瓦岗寨的兄弟们各为其主,早就把当年的誓言抛到了九霄云外。

单雄信死后,他的故事却在民间越传越神,从南宋开始,老百姓就给他立庙祭祀,明代小说更是把他塑造成"义薄云天小关羽"。

清代《说唐全传》里,单雄信宁死不降唐的桥段被大书特书,虽然历史上他并没有那么硬气,但老百姓就爱听这种有血性的故事。

直到今天,山东菏泽还有单雄信的衣冠冢,山西长治的二贤庄也成了旅游景点,那棵传说中的枣树虽然没了,可单二哥的豪气还在江湖上流传。

有意思的是,单雄信死后两百多年,他的后代单兴、单旺、单茂、单盛四人参加了黄巢起义,跟着起义军打进了长安城。

有人说这是单家对李唐王朝的报复,也有人说这就是历史的轮回。当年李世民杀单雄信时,恐怕想不到会有这么一出。

单雄信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乱世中,义气固然可贵,但站队更重要,他输就输在没有跟对人,要是当初像秦琼、程咬金那样早早投靠李世民,结局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单雄信也那么识时务,后世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多关于他的传说了,有时候,悲剧英雄反而更让人难忘,不是吗?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长河观澜

长河观澜

关注我!带你领略中华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