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世界还有谁敢小瞧特朗普,开始感觉人家不靠谱、特搞笑、智商不如小孩子,现在看

老阿七说史 2025-08-02 11:13:33

现在全世界还有谁敢小瞧特朗普,开始感觉人家不靠谱、特搞笑、智商不如小孩子,现在看看,其实自己才是那个最幼稚的人。 华盛顿的夏夜,热浪裹挟着政治硝烟,2025年7月20日,在关键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场集会上,唐纳德·特朗普面对狂热支持者,再次抛出了那句让欧洲盟友脊背发凉的话:“如果我还在白宫,乌克兰的悲剧根本不会发生。 这早已不是竞选口号,曾几何时,“特朗普”三个字是国际精英圈茶余饭后的笑料素材库,推特风暴、退群成瘾、那些被媒体反复播放的夸张手势和即兴发言。 但时间走到2025年年中,气氛截然不同。就在三周前(7月11日),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刚结束了一场气氛微妙的防长会议。 会上,美国代理防长传递的信息核心直白得刺耳:盟友的“份子钱”(国防投入占GDP 2%)不再是目标,而是底线,更是未来美国承诺的“计价器”。 彭博社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欧洲外交官描述:“会议室内弥漫着一种近乎窒息的焦虑感,没人再敢把特朗普的威胁当耳旁风。” 特朗普那套“24小时结束战争”的方案,细节依旧像他标志性的发型一样难以捉摸,自然招致白宫现政府(7月22日)的猛烈抨击,称其“脱离现实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然而,剥开争议的外壳,其内核逻辑却异常清晰且极具特朗普特色:极限施压,制造恐惧,逼上谈判桌。 他近期更露骨地暗示:若他掌权,对乌克兰的军援流水线将面临“彻底的、即时的重新评估”,同时,其核心幕僚私下向欧洲传递的信息更直白。 美国厌倦了当“冤大头”,欧洲要么拿出真金白银填补缺口,要么就准备好独自扛起乌克兰这个“无底洞”,甚至暗示可能“鼓励”基辅接受痛苦的领土妥协。 这套基于赤裸裸利益计算的“交易的艺术”,粗暴地撕碎了建立在国际法和道义原则上的外交共识,却精准地捅在了当前西方援乌战略的“死穴”和欧洲安全依赖的“命门”上。 法国《世界报》带着一丝无奈的自省:《我们曾嗤之以鼻,如今夜不能寐:特朗普主义的现实冲击》。 北约盟国的恐慌绝非杞人忧天,特朗普对北约的“实用主义”态度是一贯且可预测的,只是这种预测对欧洲来说充满寒意。 2025年初流出的其前执政时期文件显示,他曾严肃考虑过退出北约,如今卷土重来,他的砝码更重,目标更明确:盟友的军费账单就是忠诚度的唯一KPI。 视线转回美国国内,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地位已非“主导”一词可以形容,而是近乎“唯一”。 7月25日的最新综合民调显示,他在共和党选民中的支持率稳固在94%左右,那些曾被视为潜在挑战者的名字,彭斯、蓬佩奥、甚至一度声势不小的德桑蒂斯,早已在“特朗普号”政治战车的碾压下退出舞台或沦为无关紧要的背景板。 他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深层政府”和“腐败媒体”联合迫害的斗士形象,这种叙事在共和党基层选民中产生了惊人的共鸣和凝聚力。 柏林,德国联邦安全政策学院,2025年7月16日的一场内部研讨会上,一位资深分析师的警告在与会者中引发强烈共鸣:“基于当前所有可靠数据和态势分析,特朗普赢得大选的可能性必须被提升至最高等级进行预案准备。 任何继续轻视或抱有侥幸心理的策略,都将带来灾难性的战略误判。” 这代表了跨大西洋政策圈日益增长的共识,低估唐纳德·特朗普的政治生命力和其可能带来的政策剧变,是当下最危险的幼稚病。 当全球主流舆论还在回味对他过往言行的戏谑时,各国参谋部和外交部的打印机,正因他而疯狂输出着代号各异的应急预案。 他打破常规的“不可预测性”,在特定的权力博弈场中,竟诡异地转化成一种强大的非对称威慑,他简单粗暴、利益至上的“交易思维”,像一面残酷的镜子,迫使盟友看清自身长期被舒适依赖所掩盖的战略肌肉萎缩。 “特朗普2.0”从一个遥远的政治科幻概念,变成了各国安全会议桌上必须优先应对的、高度现实的威胁或机遇。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