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皇后阿鲁特氏被慈禧软禁,四天内没有吃水米,快要死的时候,她收到了父亲崇琦偷偷送来的一个食盒,结果食盒里竟然一点东西都没有。阿鲁特氏苦笑着,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紫禁城的红墙在1875年的寒冬里显得格外刺眼,储秀宫的窗棂上结着冰花,阿鲁特氏蜷缩在冷硬的床榻上,已经四天水米未进。
她的指甲在墙上抠出几道血痕,那是她试图刻下遗言的痕迹,宫女们隔着门缝偷看,谁也不敢递一口热汤,慈禧太后的懿旨像刀悬在每个人头顶。
这个被囚禁的年轻女人身份尊贵得可笑,三个月前她还是大清帝国的皇后,如今连“太后”的名分都没捞着,只得了“嘉顺皇后”这个虚衔。
宫里老嬷嬷们私下嘀咕:“嘉顺?分明是叫她乖乖等死。”
阿鲁特氏心里明镜似的,从她踏进储秀宫那一刻起,慈禧就没打算让她活着出去。
命运的反转来得太突然,就在两年前,她还是风风光光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正宫娘娘,父亲崇绮是清朝开国二百年来唯一的旗人状元,祖父当过兵部尚书,外祖父更是显赫的郑亲王端华。
选秀那天,十九岁的阿鲁特氏在一群叽叽喳喳的秀女里显得格格不入,别人忙着展示绣花手帕,她却能用左手写出一手漂亮的颜体字。
同治皇帝把玉如意递给她的时候,慈安太后笑得欣慰,而站在一旁的慈禧,指甲掐进了掌心。
婚后的日子像一场醒不来的噩梦,慈禧总在清晨传召,故意让她跪在铺了碎瓷片的甬道上听训;看戏时专挑《西厢记》这种艳曲,就等着抓她捂耳朵的把柄。
最狠的一次,慈禧当着满宫嫔妃的面冷笑:“状元之女?怕是连《女诫》都背不全。”
阿鲁特氏直接背完了整本,还挑出其中三处典故当场释义,那天晚上她的膝盖在长春宫跪得血肉模糊,同治帝偷偷来上药时,发现她袖子里还藏着没写完的《秋兴八首》批注。
同治的死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民间都传皇帝是得天花死的,可储秀宫的太监们清楚,主子腰间的溃烂分明是一种病。
阿鲁特氏跪在龙床前擦脓血时,慈禧冲进来揪住她的头发往柱子上撞。弥留之际的同治帝挣扎着想护她,却被慈禧一句“你要为了这个女人气死亲娘吗”堵得吐血昏厥。
这段宫闱秘闻后来被《字林西报》的外国记者捅了出来,报纸上白纸黑字写着:“年轻的皇后拒绝一切食物,逐渐因衰竭而昏厥。”
食盒送来的那天下着雪, 崇绮托人带进来的紫檀木盒子雕着并蒂莲,打开却是空的。阿鲁特氏突然笑出声,她想起选秀时那个著名的“茶水测试”,同治帝故意泼湿地面,别的秀女提着裙子跳过去,只有她稳稳踩着水渍行走。
现在她终于懂了,这深宫里的每一步,早就是设计好的死局。
金簪刺进喉咙前,她在墙上写下“臣妾苟活无益”,这不是认输,是留给历史的一个诘问。
慈禧后来砍了惠陵神道上的石像生,却抹不掉这个事实,阿鲁特氏死后谥号里“哲”字,在满语中意为“明亮的星”。
那颗星陨落在二十二岁,照亮的却是封建皇权最肮脏的角落,在这里,连状元之女的才学、皇后的尊严,都敌不过独裁者的一句“去陪葬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