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地下党黄旭潜入警察局档案室,偷偷拿走了17份特务资料,谁知第二天就被

历史追星者 2025-08-02 09:41:06

1949年,地下党黄旭潜入警察局档案室,偷偷拿走了17份特务资料,谁知第二天就被人发现了,但特务却没有告发他!

那年的上海,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共产党即将解放这座城市。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刻,一个名叫黄旭的地下党员正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地带,上海福州路伪警察总局人事室第三股。

表面上他是个普通科员,暗地里却由蔡东园直接领导,为革命事业搜集重要情报。

那年3月,国民党败局已定,许多特务纷纷逃离上海,人事室第三股股长借口身体不适回了浙江老家,黄旭顺理成章接任股长一职。

这个看似平常的人事变动,却给了地下党一个绝佳机会。

黄旭利用新职务的便利,开始系统地收集各类机密情报,他搞到了伪上海市警察局枪械仓库的详细情况,摸清了储存武器的具体位置,他弄到了潜伏在复旦、同济、交通等高校的特务名单。

他还掌握了伪上海市警察局政治处调查科的全部特务人员名单,甚至连上海港口司令部军械库的军械统计都没能逃过他的眼睛,这些珍贵情报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到了组织手中。

5月的上海,局势越发紧张,特务头子毛森当上伪上海警察局局长后,整个城市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警察局拘留所人满为患,每天都有无辜群众被以"扰乱金融物价的银元分子"的罪名公开枪决,但凡抓到疑似地下党的人,毛森都会下令严刑拷打而后杀害。

就在这危急关头,黄旭接到一个新任务:获取特务骨干的资料卡片,档案室里存放着国民党特务系统的核心机密,每一份档案都关系着无数人的生死。

黄旭深知这次行动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身份,他精心策划,选择了一个看似平常的工作日潜入档案室。

借着整理文件的由头,他悄悄拿走了17份最重要的特务资料,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特务的真实身份、潜伏地点和联络方式,对即将解放上海的共产党来说价值连城。

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就有人发现档案丢失,但更奇怪的是特务系统竟然没有追究。

这反常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或许当时国民党内部已经乱成一团,没人愿意多管闲事;或许有人察觉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自己留条后路。

又或许这些特务资料对即将垮台的政权来说已经无关紧要,无论原因如何,黄旭的这次行动为上海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

透过这段历史,我们能看到在那个特殊年代,像黄旭这样的地下工作者是如何在刀尖上行走的。

他们每天与敌人周旋,稍有不慎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黄旭能够成功获取如此多的重要情报,既靠个人胆识,也离不开整个地下党组织的周密部署。

当时上海地下党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单线联系制度,确保即便有人被捕,也不会牵连整个组织,这种智慧与勇气并重的斗争方式,是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如今回望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感慨万千,黄旭们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无数个像黄旭这样的普通人在关键时刻做出不平凡的选择累积而成的。

他们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情报工作,为上海解放铺平了道路。

那个黑暗与光明交替的年代,正是这些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用智慧和生命谱写了革命的壮丽篇章。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历史追星者

历史追星者

历史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