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宣布,公司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214.6万辆,蝉联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更让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上半年销量突破200万辆的中国车企。 过去几年,比亚迪始终将技术视为核心竞争力。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兆瓦闪充等技术的推出,不仅解决了续航焦虑和充电效率等行业痛点,更让比亚迪的产品在性能上实现差异化。 当其他车企还在“价格战”中厮杀时,比亚迪选择用技术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如果说技术是比亚迪的“内功”,那么全球化则是它的“外力”。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达47万辆,同比增长132%,这一数字已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 在欧洲市场,西班牙新能源车月销量突破万辆,意大利市场占有率突破10%,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消费者开始认可中国品牌的品质。 在泰国,比亚迪包揽新能源车和纯电动车双料销冠,纯电市场份额达35%;新加坡连续21个月蝉联新能源车销量冠军;香港市场销量增速位居第一。 比亚迪在巴西新能源车销量达4.7万辆,同比增长45%,且是第二至第十名总和的两倍。2025年7月,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标志着其在拉美市场的深度布局。 比亚迪的全球化并非简单出口,而是通过本地化生产、政策适配和营销网络完善,赢得消费者信任。“因地制宜”的策略,让比亚迪的全球化进军得以乘风破浪。 许多车企在新能源转型初期,选择通过“堆配置”或“打价格战”快速抢占市场,但比亚迪证明,真正的竞争力来自持续的技术积累。若想摆脱同质化竞争,必须将研发视为长期战略,而非短期成本。 比亚迪在巴西、泰国等国家,通过工厂建设降低成本、贴近用户需求;在欧洲,它针对政策和消费者偏好调整产品设计。“聚焦资源、重点突破”的策略,值得国内车企借鉴。 新能源车的竞争已从硬件转向软实力。比亚迪在海外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并通过本地员工提供多语言支持,让消费者感受到“中国智造”的诚意。 相比之下,部分国内车企仍停留在“卖车即结束”的阶段,忽视了售后对品牌口碑的影响。 比亚迪的成绩单,不仅是一份企业财报,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缩影。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比亚迪跃居第91位,首次进入百强。 但对于比亚迪而言,挑战仍在继续。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部分国家设置补贴门槛等政策,都可能影响其全球化进程。 但只要技术过硬、策略灵活,中国品牌完全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新能源车的下半场,拼的不是“谁卖得便宜”,而是“谁的技术更硬、谁的服务更优、谁的全球化更深”。 对中国车企而言,唯有将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从“国产替代”到“全球领先”的跨越。
比亚迪会成为世界第一车企吗?很难很难,别看比亚迪全年销售2024年突破4
【1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