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胡宗南,官高位重,是蒋嫡系中的嫡系。但胡宗南年过四十仍未娶亲,这

熹然说历史 2025-07-29 23:14:16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胡宗南,官高位重,是蒋嫡系中的嫡系。但胡宗南年过四十仍未娶亲,这成了蒋介石的一件心事。蒋夫人宋美龄尽其所能,代为撮合,亲自出面为胡宗南安排“相亲”,结果闹剧不断。 胡宗南出身贫寒,原籍浙江镇海,3岁时随父迁居浙江孝丰城西十里鹤鹿溪。年轻时当过小学教员,因好赌博,负债累累。债台高筑的窘境让他痛下决心戒赌从良。1924年,在同乡章云资助下南下广州报考黄埔军校。虽然因身材矮小差点被刷掉,但凭借过人胆识和廖仲恺的特批,成功进入黄埔第一期。 从黄埔毕业后,胡宗南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在国民党军中步步高升。在棉湖战役中,胡宗南指挥两挺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有力地掩护了第一团官兵作战,深受蒋介石重用。从连长、营长、团长一路升到师长、军长,成了蒋介石亲信黄埔系中天字第一号的人物。 到了1940年代,胡宗南已是威震西北的"西北王",统辖29、34、38共三个集团军,直辖部队有第一军、十六军、二十二军等十个军,凡40多个师,拥兵45万人。按理说这样的身份地位,早该成家立业了,可胡宗南偏偏还是个单身汉。 其实胡宗南早年在家乡时曾有过一段婚姻,娶了梅家千金为妻。但这位梅氏因为一次违背丈夫意愿外出看戏,遭到胡宗南冷遇,不久便郁郁而终。此后多年,胡宗南一直保持单身状态。每当有人提及婚事,他总是以"国难当头,何以为家"为由推托。 在蒋介石的嫡系军人中,只有陈诚和胡宗南两人最得蒋介石信任,到日本投降时为止,能够不等通报直接进去见蒋介石的,除戴笠之外只有四个人,就是陈诚、胡宗南、孔祥熙、张群。胡宗南的终身大事自然也成了蒋介石夫妇关心的话题。 当时名门望族中,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令伟同样未嫁,从门第上看确实般配。孔令伟,人称"孔二小姐",是个极其特立独行的女子。孔令伟小时候也是被父母按照女孩儿养的,但有一次得了一种皮肤疮,很长时间都没有好的迹象。宋美龄就建议给她穿一些宽松的裤子、衬衫,让她的膀子露在外面,皮肤疮比较容易好。从那个时候起,孔令伟就爱上了穿男装。 这位孔二小姐不仅男装打扮还行事张狂。16岁的孔令伟在南京新街口枪杀警察,事情很快水落石出,那人竟然是时任财政部长孔祥熙的二女儿,宋美龄的亲侄女,南京城最有背景的"官二代"。凭借着宋美龄的庇护,这件事最后以"手枪走火,误伤人命"结案,孔家拿出一万多大洋了事。 宋美龄对这桩婚事极为热心。她在重庆设宴为两人介绍,并强安排他们结伴出游。胡宗南早就听说过孔令伟的种种"事迹",心中颇不以为然,但碍于蒋夫人的面子,只能硬着头皮应付。 胡宗南计上心来,第二天主动提议带孔令伟去游南温泉。他故意开来一辆破旧的军用吉普车,一路颠簸让养尊处优的孔二小姐吃尽苦头。到了半路,胡宗南声称汽油用完,两人只能在烈日下步行。孔令伟穿着高跟鞋,走得一步一蹶,汗流浃背。在路边小饭馆用餐时,面对苍蝇乱飞的简陋环境,孔令伟更是恶心不已,而胡宗南却津津有味地吃着,还说这是"美味"。 整个过程中,胡宗南表现得既不殷勤也不体贴,完全没有绅士风度。孔令伟很快意识到胡宗南是在故意捉弄自己,回到重庆后立即向宋美龄诉苦。宋美龄虽然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这桩政治联姻就此告吹。 胡宗南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他早已心有所属。1937年,经戴笠介绍,他与才貌双全的叶霞翟相识相恋。叶霞翟是浙江松阳人,父亲是师范学校校长,她本人更是不折不扣的才女,在美国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两人虽然相爱,但因战事频繁,婚期一拖再拖。 1947年3月,胡宗南率军攻占延安,事业达到巅峰。在这个时候,52岁的胡宗南向蒋介石请求赐婚。胡宗南感到功成名就,奉召到了南京,见蒋介石之后就提出要结婚的请求。蒋立即允准,并送了一份厚礼。两人在西安兴隆岭举行了婚礼,婚后生下三个子女。 但好景不长,胡宗南在西北战场接连败北,1949年败退台湾。1950年5月18日,台湾国民党监察院72岁的委员李梦彪领衔,串联了46名监察委员,以西南绥靖主任兼西南军政副长官胡宗南丧师失地,贻误军国,提案弹劾。虽然最后以"应免议处"了结,但胡宗南从此失去了蒋介石的宠信。 在台湾的日子极为艰难,全家6口人的生活全靠胡宗南支撑,叶霞翟时常为钱发愁。无奈之下,叶霞翟靠写文章赚稿费补贴家用。叶霞翟后来成为台湾著名教育家,担任过台北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在教育界颇有声誉。1962年2月14日,胡宗南因心脏病在台北去世,享年66岁。叶霞翟于1981年病逝。 至于孔令伟,相亲失败后她对男性彻底失去兴趣,终身未嫁。她一直陪伴在宋美龄身边,号称"孔二小姐"的孔令伟在生前一直跟随侍候宋美龄的饮食起居、包括她的一切活动。1994年,孔令伟因直肠癌去世,享年75岁。宋美龄一生都端庄大方,从不失态,但是在孔令伟的葬礼上,掩面痛哭,不能自抑。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