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听闻曾泽生率领的部队在朝鲜战场上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甚至逼

旧梦谈史 2025-07-29 22:09:49

当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听闻曾泽生率领的部队在朝鲜战场上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甚至逼得对方求饶,他绞尽脑汁也百思不得其解。

他反复琢磨:这曾泽生的部队,当年在他眼里不过是一支不起眼的“杂牌军”,装备差劲,战斗力也稀松平常,他向来都没拿正眼瞧过。可怎么一到朝鲜战场,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脱胎换骨了呢?

想当年,在国民党队伍里,滇军60军就不受待见。被派去东北打内战时,战士们心里都在犯嘀咕:“咱到底为谁扛枪啊?”

在国民党那里,长官克扣军饷,嫡系抢夺骡马。打胜仗了,功劳全被嫡系抢走;打败仗了,黑锅却得他们来背。

然而,到了解放军队伍里,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层窗户纸一下子就被捅破了。在诉苦大会上,战士们诉的苦,可不是某一个人的私仇,而是整个阶级的深仇大恨。大家瞬间就明白了,如今打仗不是为了军阀抢地盘,而是为了让家里的孩子能吃饱饭,让村口的路不再被坦克碾得坑坑洼洼。

再说说装备,这事儿也挺奇怪。国民党时期,弹药都得靠巴结嫡系部队才能分到一点边角料。到了朝鲜战场,照样是步兵硬拼坦克。

但不一样的是,用绑腿布缠成绳子爬陡山时,没人抱怨“为啥咱没汽车”。这是因为干部和战士一起吃冻土豆,军长曾泽生扛着步枪和大家一起蹚雪窝子。

在国民党队伍里,军官搂着姨太太喝洋酒,士兵却只能啃发霉的糙米,这样的军队,谁愿意拼命啊?可到了志愿军这里,官兵之间的隔阂消失了,大家成了“一起扛枪的兄弟”,这股团结一心的劲儿,比坦克还厉害。

还有那股精气神。英军俘虏说志愿军冲锋时就像在参加一场神圣的大事,这话一点没错。当年滇军打台儿庄时也很勇猛,但心里想的是“保家乡”这种小目标;到了朝鲜战场,怀里揣的是“保家卫国”的大情怀。

就像长春起义时,曾泽生说“不能再打中国人”;到了朝鲜,这话变成了“不能让美国人打到家门口”。一旦思想通了,鸦片鬼都能变成拼刺刀的猛士,“杂牌军”也能变成啃硬骨头的铁军,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底,就是“为何而战”的问题。

蒋介石在台湾怎么也想不通,其实是他没看透:一支军队的骨气,从来不是靠装备堆出来的,而是靠内心的信念之火焐出来的。以前这火是闷着的,到了人民军队里,才真正熊熊燃烧起来。

0 阅读:202

评论列表

刹羽之剑

刹羽之剑

1
2025-07-30 04:23

60军是滇军王牌,怎么不能打了,抗战时卢汉当过这个军的军长

猜你喜欢

旧梦谈史

旧梦谈史

遇到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