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在南极的一个考察站里,27岁的苏联医生为了自救,给自己注射麻醉剂后,

如梦菲记 2025-07-29 17:17:12

1961年,在南极的一个考察站里,27岁的苏联医生为了自救,给自己注射麻醉剂后,亲手切开了自己的肚皮,没人能想到,他竟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1年春天,南极的冰雪世界被暴风雪封锁,诺沃拉扎列夫斯卡亚考察站仿佛孤立在地球尽头,风声在木板房间里呼啸,四周一片死寂。   27岁的苏联医生列昂尼德·罗戈佐夫是这里唯一的医生,他的任务是守护队友的健康,那天清晨,他起床后觉得右下腹隐隐作痛,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吃了点止痛药就继续工作。   中午的时候,疼痛变得尖锐,每一次呼吸都像有针扎进腹部,他开始发低烧,伴着恶心,他用手轻轻按压右下腹,熟悉的压痛感让他心里一沉,这是急性阑尾炎。   南极的考察站距离最近的医疗点有1600公里,暴风雪把救援的可能彻底切断,无线电呼叫总部得到的回应也很清楚,暂时无法派飞机。   罗戈佐夫明白,如果等待,阑尾穿孔会带来腹腔感染和休克,几天之内就可能丧命,他在床上短暂躺了一会儿,疼得额头全是汗,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如果想活下去,只能自己给自己做手术。   他告诉队友自己的决定时,屋里一片沉默,大家看着这位年轻医生,谁也说不出话,他让几名队友帮忙准备手术环境,实验室被清空,木桌当作手术台,用锅炉房的蒸汽给纱布消毒。   汽车后视镜被拆下来,放在一旁充当手术镜,他一边躺在桌上,一边指挥大家把台灯调整好,光线摇晃着映在雪白的墙上。   站长沙托夫负责照明,气象员安德烈和厨师长彼得罗维奇在旁边等候,按照他的交代递器械。   罗戈佐夫给自己注射了普鲁卡因,只能麻痹皮肤和浅层组织,他拿起手术刀时,手上微微颤抖,他用酒精擦拭腹部,深吸一口气,低下头,刀尖缓缓划开皮肤。   疼痛顺着神经涌上来,他咬紧牙关,额头的汗滴落在手术布上,镜子里映出的影像是反的,他只能靠触感和记忆判断位置,手在冰冷的空气里小心移动,每一次分离肌肉和组织,都像是在和命运赛跑。   时间在缓慢流逝,手术室只有呼吸声和金属碰撞声,他偶尔停下来喘气,胸口剧烈起伏,疼痛让他眼前发黑,队友看着他,手里攥着纱布不敢出声。   一个多小时过去,他终于摸到肿胀的阑尾,小心夹住,切除,然后一针一针为自己缝合伤口。   每次穿针,都像在和死亡拉开一点距离,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成时,他的手已经酸得抬不起来,整个人瘫在木桌上。   队友小心地把他抬到床上,屋外的风雪依旧呼啸,他开始发高烧,身体极度虚弱,几天之内只能靠着队友喂水和换药,大家轮流照顾他,担心伤口感染或裂开。   第七天,他能下床缓慢走动,并通过无线电把手术经过报告给莫斯科,第十二天,他重新穿上厚重的防寒服,回到岗位上处理队员的健康事务,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手术的消息很快传回苏联,引起巨大反响,报纸刊登了他的故事,全世界的医学界都在惊叹:在最原始、最危险的环境下,一个年轻医生用自己的双手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手术。   那面在手术中反射光线的汽车后视镜,后来被送进了圣彼得堡的极地博物馆,静静地躺在展柜里,提醒着每一个参观者,曾经有人用它见证了生死边缘的勇气。   罗戈佐夫没有把自己当成英雄,他回到日常的医疗工作里,很少主动提起这段经历,在极地的那一夜,他只想活下去,他的冷静、技术和求生意志让他战胜了极限。   这个故事至今仍在医学课堂和极地培训中被讲起,提醒人们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刻,勇气和专业能让人创造奇迹。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人民资讯——给自己做手术 早就有医生干过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