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份,日本东京新宿区竟然为一名中国人举行了遗物展览会,这场遗物展览

历史剖析堂 2025-07-29 12:31:18

1937年10月份,日本东京新宿区竟然为一名中国人举行了遗物展览会,这场遗物展览会吸引了上万名东京市民参观,那么这个中国人是谁?又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日本民众参观遗物呢? 这个中国人名叫阎海文,是中国空军少尉。1916年,阎海文出生于辽宁省北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阎海文目睹家乡辽宁被日军占领,他不想沦为日寇统治之下,因此流亡到北平,就读于北平东北中学。 1934年,阎海文以优异成绩考入国民政府的笕桥中央航校,1936年毕业后,成为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二十四中队少尉飞行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空军第五大队奉命派战斗机支援陆军第88师轰炸位于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阎海文多次主动请缨出战,终于在8月16日争取到参加空战的资格。这一天阎海文驾机完成轰炸任务后准备返航,但座机不幸被日军高射炮击中,阎海文被迫弃机跳伞。 由于在跳伞时风向发生改变,阎海文最终跳伞降落到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内,随即阎海文被日军重重围困,当时日军本想活捉这名中国飞行员。 阎海文宁死不肯当俘虏,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击毙五名日军,由于手枪内只有六颗子弹,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为了不当俘虏,阎海文高喊着“在中国没有被俘虏的空军”,随即开枪自尽,年仅21岁。 阎海文宁死不当俘虏的举动极大的震撼了日军,阎海文自尽后,日军指挥官命令全体日军列队脱帽,向阎海文遗体垂首致敬,并收敛阎海文遗体将其厚葬,还为阎海文墓葬立碑名为“中国空军勇士”之墓。 同时,日本《每日新闻》特派记者木村毅全程向日本国内报道了阎海文宁死不当俘虏的事情,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强烈且震撼的反响,很多日本人都对阎海文肃然起敬,木村毅也在新闻报道的最后结尾写到:观今日之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 随即日本军方在10月份为阎海文举办了为期21天的遗物展览会,很多钦佩他的日本市民纷纷前往观瞻他的遗物,敬仰他宁死不屈的精神。 阎海文向日本人证明了中国人是宁死不屈,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日本人不要痴心妄想能征服中国,可以说在牺牲的那一刻他成了中国人的脊梁。 最后说一下,阎海文毕业的笕桥中央航校,从1930年创办到1945年抗战结束,累计毕业生1700余人,共击落日军战斗机1200余架,是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飞行员,但是这1700多位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在对日空战中有90%的人都牺牲了,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3岁。 那时候的中国空军由于落后,想战胜日本空军只能靠中国飞行员用生命去换,所以笕桥中央航校毕业的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基本都是拿生命换取空战胜利,可谓悲壮至极。

0 阅读:35
历史剖析堂

历史剖析堂

剖析历史,呈现真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