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恩施军分区司令员王定烈乘车去剿匪,途中得知参谋在出发前打了电话,感觉不对劲,下令原路返回。第二天,侦察科长说:“昨天幸亏回来了,一股土匪在半路埋伏,要伏击你。” 1950年盛夏的鄂西山区,一辆军用吉普车在泥泞山路上颠簸前行。
那是恩施军分区司令员王定烈,带着两名参谋和警卫员,正赶往匪患最严重的来凤县督战。
这位三十二岁的红军老战士刚主持完剿匪会议,决心要铲除掉这些土匪。车子开出军分区约莫一里地,他突然问随行参谋他们今天去来凤的事,通知县大队了吗?
参谋回他昨天就打电话告知了!谁料听到这的王定烈脸色骤变,立即命令调转车头返程。看着面面相觑的部下,他没多解释只叮嘱道他们,以后没有他的发话,谁都不准再往来凤打电话!
这个决定看似突兀,却藏着老战士的战场智慧。当时恩施地区电话线全是露天架设的明线,土匪里不乏懂电讯的国民党残兵,剪线窃听是家常便饭。
所以王定烈一听参谋已经提前通报行程,立刻意识到消息可能已泄露。土匪若在半道设伏,他们这辆孤零零的吉普车就是活靶子。
果然第二天等他们抵达来凤县时,县大队长握着王定烈的手直冒冷汗,说是昨天二百多土匪埋伏在公路边,专门等着王定烈他们来,幸亏他们昨天没来!
参谋们听后吓得脊背发凉,但是王定烈倒只是哈哈大笑,直言土匪爱听电话就请他们听个够。他转眼想出个将计就计的法子,安排作战计划时故意用电话放出风声,宣称要三面包围来凤土匪,独留西南方向作“生路”。
土匪监听后果真中计,连夜集结向西南突围,结果钻进了军民联手的伏击圈。这一仗端掉土匪两千二百多人,连臭名昭著的匪首向受伯也被生擒公审。
王定烈的战场嗅觉可不是凭空来的,十六岁参加红军的他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和中原突围,腰背还留着五处枪伤。
1950年剿匪期间有回步行巡查,路上遇见五个背竹篓的“山民”。警卫员盘查时,其中包着头巾的“哑巴妇”始终不吭声。
就在这时王定烈突然朝路旁树丛大喝:“什么人!”就在众人张望时,他却猛地盯住“哑巴”。
原来那人听到喝声本能摸向腰间,正是常年佩双枪者的习惯动作。当场揪出一看,竟是伪装潜逃的匪首田炳贵。他的这般敏锐,全是枪林弹雨里淬炼出的真功夫。
从1950年到次年6月,王定烈带着军民耗费五百多个日夜,端掉了七十多股土匪,恩施终于又太平了。
1951年建军节庆祝会上,土家汉子拉着他跳摆手舞,姑娘捧上苞谷酒,老汉递来旱烟袋。
2014 年 11 月 18 日,王定烈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 96 岁。
王定烈将军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故事,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如今鄂西的盘山公路早已铺上柏油,当年土匪剪电话线的木杆也换了光缆,百姓们也早已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