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子家的空调用了10年,不制冷了,找了平台师傅过来,师傅说维修费780元,

静雅海雾隐帆闲 2025-07-29 02:08:04

重庆,女子家的空调用了10年,不制冷了,找了平台师傅过来,师傅说维修费780元,女子觉得贵,就跟师傅商量,跳过平台,私下交易,600元包修好。可一个多月后,女子发现空调又出现了同样的故障,联系师傅,师傅却说他离职了,让她去找平台。女子联系平台,工作人员很气愤:冤有头债有主,她私下跟师傅协商的,怎么好意思厚着脸皮找我们?女子又去找维修师傅,可对方说出的一个细节,让人不可思议。 7月27日,据重庆天天630新闻报道,欧女士家的客厅空调用了快10年,2025年6月底,空调突然出了故障,没法正常制冷。 她在网上找了一个400电话,以为是品牌售后热线,联系了对方。 第二天,有师傅上门来修,检查一番后,师傅说空调的四通阀和风机坏了,修好得780元。 欧女士觉得有点贵,就跟师傅商量,能不能跳过平台,直接线下支付,价格便宜一点。 师傅同意了,说走线下,可以将价格降到600元。 但是欧女士心里也有些担忧:师傅私人给自己修,万一空调修好再坏了,可咋办? 师傅让欧女士放心,说他会给欧女士开发票,相同故障保修3个月。 欧女士一听有发票,觉得不管是不是私人,对方应该都不会赖账的。 她跟师傅达成交易,师傅修好后,她付了600元给对方,对方拿了一张发票给她。 7月25日,欧女士晚上想开会空调,却发现空调又出现了和之前一样的故障,冷风热风交替着开,多开一会就出现E5故障码,跟没修之前一模一样。 欧女士想起师傅有3个月保修的承诺,就赶紧联系对方,希望他尽快上门检查。 没想到,师傅却说他最近回了老家,也从原公司离职了,没法上门,他让欧女士直接拨打之前平台的电话。 欧女士又联系了平台,可平台说系统里没有她家的空调维修记录。 联系师傅和平台都没结果后,欧女士只好找了记者来调解。 记者发现欧女士拿出的发票上没有公司名字,只在备注里写了“相同故障保证3个月”。 记者联系了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没有欧女士家的维修记录,是因为之前给她修空调的师傅不是他们公司的。 这个订单很可能是被公司师傅转给了其他人,欧女士的600元维修费,他们平台一分钱都没拿到。 他们怀疑师傅吃私单,但师傅不承认,他们也没办法,因为去修空调的师傅确实不是他们公司的,他们只是个维修平台,没有公司名字。 工作人员还表示,欧女士跳过平台,私下跟师傅交易,回头又来找他们售后,他们实在想不通,对此爱莫能助,建议欧女士直接报警。 说到激动处,工作人员还骂了欧女士几句,说冤有头债有主,欧女士既然跳过平台,跟师傅私下交易,又怎么好意思厚脸皮来找他们的。 记者又联系上了当天为欧女士维修的陈师傅,陈师傅说,当时确实是一个中间人介绍的订单,他向欧女士收取600元后,已经跟对方55分了。 因为家人身体不好,他已经回到了开州老家。 维修完成第二天,欧女士就给他打电话,说他们没有更换任何零件,要求退款200元,这让他至今都耿耿于怀。 陈师傅表示,欧女士既然喊了记者,那他也说一下欧女士有多可恶。 7月1日,欧女士就让他退钱,可双方一开始就讲好了的600元给她修好,空调修好了,没有问题了,对方后来又想了想,又来找他退。虽然后来他并没有向欧女士退钱,但心里始终不舒服。 陈师傅还说,欧女士家这次出现故障,是老鼠把线咬坏了,不在质保范围内。 如果之前欧女士没有第二天就要求退款,他兴许还会帮忙处理。 但现在这个局面,他不想跟欧女士过多纠缠,希望她自求多福,还说这是她的报应,因为这种人言而无信。 双方沟通未果后,欧女士报了警,并将事情反馈给了市场监管部门。 陈师傅冒充平台维修人员上门服务,若通过虚构身份或平台授权骗取欧女士信任,可能构成欺诈行为。 陈师傅给予殴女士的发票,没有公司名字,也是存在问题的。 《发票管理办法》第20条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 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开具,项目名称未写单位可能被视为不符合规定的发票。 欧女士当初看到这张发票时,就应该发现问题,可以选择拒收。 《民法典》第1173条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对于欧女士来说,她图便宜,跳过平台,私下跟陈师傅交易,虽然少了180元的维修费用,但是也失去了平台的保障,在这件事情中,她自身也是存在问题的。 这个事情提醒我们,在进行家电等维修时,一定要选择官方正规的售后机构,避免私下交易带来的风险。 同时,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维修记录、发票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注@律觀法说 ,从法律角度看世界,感受不一样的人情冷暖。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0
静雅海雾隐帆闲

静雅海雾隐帆闲

静雅海雾隐帆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