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陕西一男子趁妻子下地劳动时,把自家84只羊、1头骡子悄悄赶走。妻子、

玉尘飞啊 2025-07-29 00:33:45

1984年,陕西一男子趁妻子下地劳动时,把自家84只羊、1头骡子悄悄赶走。妻子、女儿哭喊着苦苦哀求:“这可是咱全家的命根子啊!” 妻女死死拽着他的衣角,声音都喊哑了。石光银心里像刀绞一样,但他硬是没回头,顶着母女俩的哭求,把羊和骡子赶向了集市。他知道,不这样干,沙子迟早要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 石光银太知道沙子的厉害了,他1952年就出生在海子梁乡,家门口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毛乌素沙漠。风沙大得吓人,刚种下的庄稼苗,一阵风过来就全给埋了。 乡亲们饿得没办法,只能啃野草、嚼树皮。石光银小时候亲眼见过沙尘暴把人卷走,那景象成了他一辈子的噩梦。 7岁那年,他和小伙伴在沙窝子里放羊,突然刮起大风,沙子像墙一样压过来,羊群瞬间就跑散了,他俩人在风沙里连滚带爬,好不容易才捡回条命。从那时候起,他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发誓要跟这害人的沙子斗到底。 1968年,才16岁的石光银就当上了村里的小队长。他二话不说,带着乡亲们扛起铁锹就上了沙梁。那会儿啥机器都没有,全靠一双手。挖坑、栽树苗,肩膀磨得血肉模糊,手掌全是血泡。 没人叫苦,硬是咬着牙在沙地里种活了1.4万亩树。看着家门口总算有了点绿色,大伙儿心里也亮堂了些。可石光银觉得不够,远远不够。这点绿意挡不住肆虐的风沙,乡亲们的日子还是悬着心。 1984年国家出了新政策,允许个人承包荒地治沙。那时他在乡农场当场长,一个月能拿48块钱工资,这在当时农村可是份让人羡慕的“铁饭碗”。可听到政策后,他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脑子里全是沙漠变绿洲的画面。 他跟妻子商量,说要辞了工作,回家专心种树治沙。妻子一听就急了,周围的亲戚朋友也都劝他别犯傻。但石光银认准了这条路,谁也拦不住,他真就把场长的职务给辞了。 辞了工作,拿啥治沙?启动资金从哪来?石光银把目光投向了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那84只羊和那头骡子。 卖了牲口,换回了一沓钱,攥在手里沉甸甸的,那是全家人的希望,也是沉甸甸的责任。靠着这笔钱,他拉上村里六个志同道合的汉子,组了个“七人治沙小组”,一口气承包了三千多亩荒沙地。 治沙哪有那么容易,风沙大得人站都站不稳,他们就搭个破帐篷凑合着住。白天顶着毒日头挖坑种树,手上旧泡叠新泡,没人喊疼喊累。心里就一个念头:种活它。 一年下来,奇迹真的发生了,三千多亩沙地上冒出了点点新绿,树苗的成活率竟然超过了八成!石光银蹲在沙地上,摸着那些嫩绿的叶子,心里头一次觉得踏实了,这条路,走对了! 初战告捷,石光银的胆子更大了。1986年他把目标瞄准了“狼沙窝”。这地方是出了名的“死亡之地”,风特别猛,沙子流动得厉害。 石光银不信邪,带着一百多号人,浩浩荡荡开进了“狼沙窝”。春天,大风能把帐篷整个掀翻;夏天,沙地晒得滚烫,热得人喘不上气;冬天,寒风像刀子,手脚冻得裂开一道道血口子。 就算如此也没人后退,他们住在沙窝里,天天观察风向、测量沙丘移动,琢磨着换更合适的树种,还专门跑去请教林业专家。 树苗种下去,怕被风吹跑,就用柳条编成网格,甚至扯上旧布条挡着。就这么一点点,一年年地熬,“狼沙窝”这个硬骨头,硬是被他们啃了下来,也披上了绿装,成活率同样达到了八成。 十年光阴,石光银带着乡亲们,硬是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建起了6万多亩的林场。这片林子,按当时的估价,值三千多万。 就在大家觉得苦尽甘来,可以靠着林子过上好日子的时候,1998年国家政策调整,他们的林子被划成了生态林。 生态林不能砍伐卖钱,这下可麻烦了。工人的工资发不出来,之前治沙欠下的贷款也还不上,日子一下子又紧巴起来。 石光银没抱怨,林业部门帮他争取到了一千多万的低息贷款。他一边精心守护着好不容易建成的林子,一边琢磨着在林下搞点养殖,养牛养羊,慢慢赚钱还债。靠着这股韧劲,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带动周边的乡亲们一起搞养殖,增加了收入。 日子刚有起色,命运又给了石光银沉重一击。2008年,他的儿子在运送树苗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打击太大了。石光银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夜没说话。 第二天天刚亮,人们发现他又扛着那把磨得锃亮的铁锹上了沙地。有人劝他歇歇,他摇摇头:“娃是为治沙没的,我得接着干,把这沙治到底。” 这份悲痛,化成了更坚定的力量。 四十多年风里来沙里去,石光银和他的伙伴们,用双手和血汗,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累计治沙造林25万多亩。 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绿进沙退”。光秃秃的沙漠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曾经被迫搬走的乡亲们,又纷纷搬回了故土。2021年,石光银获得了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面对荣誉,这位老农民说得朴实:“人活一辈子,总得干点有意义的事。” 他干的这件事,就是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再也不用怕那吃人的风沙。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治沙英雄”石光银:干成治沙一件事,不枉在人世走一趟》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