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周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吃饭,刚一块鸡肉,翻译说“chunvji”

玉尘飞啊 2025-05-12 12:55:13

1972年,周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吃饭,刚一块鸡肉,翻译说“chunvji ”,顿时场面尴尬万分,不料,周总理灵机一动,尼克松竟哈哈大笑。   1972年,当时中美两国尚未建交,这场跨越太平洋的会面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 在精心筹备的国宴上,一道特色菜肴险些引发外交尴尬,所幸周恩来总理用中国人的幽默智慧化解了这场小插曲。 这场外交活动的筹备工作从半年前就开始了。 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跑遍大江南北筛选特色食材,既要展现中华美食文化,又要符合国际宴请标准。 正当筹备组为选材犯愁时,广东清远地区传来消息——当地有种生长在河滩边的土鸡,因独特的饲养方式形成绝佳口感。 这种被当地人称作"沙滩鸡"的禽类,日常以滩涂上的鱼虾昆虫为食,饮山涧清泉。 由于长期在松软沙滩上活动,鸡肉纤维格外紧实。 经专业厨师试做,发现这种鸡肉质细嫩又不失嚼劲,尤其适合白切做法。筹备组当即拍板将这道地方特色列为国宴候选菜品。 宴会当天,人民大会堂后厨里二十多位大厨严阵以待。 当外宾步入宴会厅时,八道凉菜已整齐摆放在青花瓷盘中。 主菜陆续上桌时,服务员特意将清远鸡摆在尼克松面前。 美国总统夹起一片晶莹剔透的鸡肉送入口中,脸上露出惊喜神色,立即向翻译询问这道菜的来历。 现场翻译遇到难题——按照中文原意,这道菜用的是未生育的母鸡,直译成英语需要用到"处女鸡"这个词汇。 在严肃的外交场合,这样的表述显然不合时宜。正当翻译支支吾吾时,周恩来总理从容接话:"这是公鸡先生尚未迎娶的新娘。"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比喻,既准确描述了食材特性,又巧妙避开敏感字眼。 尼克松听到这个妙趣横生的解释,当场开怀大笑。随行记者后来在报道中写道,中国总理的幽默感打破了宴会的拘谨氛围。 这道险些引发尴尬的菜肴,反而成为当晚最受外宾欢迎的菜品。事后统计显示,那盘清远鸡被取食了三次,创下国宴单道菜品添菜记录。 原本只在粤北山区小范围养殖的沙滩鸡,经此一事名声大噪。广东省相关部门专门成立养殖合作社,将传统散养方式与现代养殖技术结合。 1980年代清远鸡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今已成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 据《尼克松回忆录》记载,这位美国前总统晚年仍对那道鸡肉记忆犹新。他在书中特别提到,中国领导人的机智应对让他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历史学者研究发现,这次宴会上的小插曲,某种程度上为后续《上海公报》的顺利签署营造了良好氛围。 当年参与接待的工作人员回忆,周总理在筹备阶段就特别强调"用家常味道展现待客诚意"。这种务实作风贯穿整个接待过程,就连菜单设计都反复推敲修改十余次。 清远鸡的入选看似偶然,实则体现了中国人"四两拨千斤"的外交智慧——用最朴实的乡土风味,传递最真诚的交流意愿。 如今在清远当地,养殖户们仍保持着祖辈传下来的饲养传统。每天清晨,成群的土鸡在滩涂上自由觅食,这与四十多年前尼克松品尝到的味道别无二致。当地老人常说,这些鸡不仅是食材,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活化石。每年都有外国游客慕名前来,就为尝一口见证中美关系破冰的传奇美味。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清远鸡

0 阅读:337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