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我是周恩来曾经的妻子,我想见一见他!”1953年,一妇女来到中南海求见

史迹萌报屋 2025-07-29 00:18:03

[微风]“我是周恩来曾经的妻子,我想见一见他!”1953年,一妇女来到中南海求见周总理。相见后,周总理紧紧握住她的手,感慨道:“可算又见到你了,当年多亏有你啊!” 范桂霞出生于广东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受进步思想影响,年纪轻轻就投身革命工作,凭借机敏和勇敢,在地下斗争中多次完成重要任务。 1953年,她来到中南海门口,向卫兵说明身份:“我是范桂霞,我想见一见周恩来总理。” 工作人员本有些犹豫,毕竟周总理日常事务繁忙,不是谁都能轻易见到。但当 “范桂霞” 这个名字传到总理办公室时,正在批阅文件的周恩来立刻停下笔,急切地说:“快请她进来,立刻!” 相见时,周恩来紧紧握住范桂霞的手,感慨道:“桂霞同志,可算又见到你了!当年多亏有你啊,不然我这条命,怕是早就丢在广州了。” 时间回到 1925 年的广州,当时 20 岁的范桂霞接受组织安排,与周恩来以 “夫妻” 名义合租一处小楼,为他开展地下工作打掩护。白天,她扮演着 “周太太” 的角色,买菜做饭、缝补衣物,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外人看不出任何破绽;夜里则化身成周恩来的哨兵,时刻留意着外面的动静。 一次,反动派突然包围了小楼,情况十分危急。范桂霞临危不乱,让周恩来赶紧钻进床底的暗格,自己则端着洗衣盆堵在门口,用流利的粤语跟特务周旋:“我先生出差了,你们乱翻啥子?” 特务在屋里搜了半天没找到人,只能骂骂咧咧地离开。等周恩来从暗格里出来时,才发现范桂霞后背的衣衫都被冷汗湿透了。 还有一回,组织需要传递一份紧急情报,范桂霞把情报缝在棉衣夹层里,装作走亲戚的样子,避开层层盘查,硬生生把情报安全送到了指定地点,保障了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后来因革命形势变化,两人奉命分开,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范桂霞回到家乡后,成了一名普通农妇,从未对人提及那段革命往事。直到新中国成立,她在报纸上看到周恩来的照片,才敢相信当年并肩作战的伙伴已成为国家总理,于是才有了这次中南海的相见。 “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周恩来拉着范桂霞坐下,亲手给她倒了杯热茶。范桂霞笑着点头:“好,都好。如今日子太平了,孩子们能上学,地里收成也不错。” 她没提战乱中失去孩子的痛苦,也没说被反动派追捕时受的伤。 周恩来心里清楚她这些年的不易,他想起当年范桂霞把仅有的口粮省给他,想起她深夜在油灯下为同志们缝补情报袋,想起她面对枪口时毫不畏惧的模样。那些在白色恐怖中彼此托付性命的日子,早已让两人结下深厚情谊。 “当年你为革命做的事,党和人民都记在心里。” 周恩来语气坚定地说,“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范桂霞连忙摆手:“没啥困难,就是想来看看您,知道您安好,我就放心了。” 临走时,周恩来坚持送她到门口,还让秘书备了些粮食和布料,嘱咐她:“以后常来走走,就当回自己家。” 很多年后,人们在整理周恩来的遗物时,发现一个泛黄的笔记本里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是范桂霞的地址,字迹已被摩得有些模糊。这份被小心珍藏的情谊从未被岁月冲淡,是革命年代里信任与勇气的见证,也支撑着革命者走过无数风雨。 信源《云浮红色记忆|范桂霞:曾陪周恩来在香港养病》澎湃新闻

0 阅读:28
史迹萌报屋

史迹萌报屋

屋内萌报,历史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