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毛主席留下的是五千亿斤粮食,五百万吨棉花,二十多亿美元,六百多吨黄金,还有两万多公里的铁路,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八万多座水库,无数的矿山和油田。 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家贫困落后,百姓生活艰难,出身于普通家庭的毛主席,深知人民渴望过上好日子,想要改变国家贫穷的面貌。于是,他用自己的一生,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井冈山他教农民识字写字的石板还在,那时候红军缺枪少弹,却坚持每个连队都办扫盲班,他说“穷人要翻身,先得睁眼认世界”。 1959年的庐山,他手里攥着一封农民写来的信,信纸皱巴巴的,字里行间全是饿肚子的焦虑。那天晚上,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桌上的饭菜一动没动。后来工作人员发现,他的搪瓷缸里泡着最粗的茶叶,连糖都没放。 从那天起,他带头取消了自己的特供,说“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我不能搞特殊”。这种“同甘共苦”不是作秀,是三年困难时期,他七个月没沾过肉星,腿肿得穿不上布鞋,却在会议上说“饿肚子是好事,能让我们记住老百姓的苦”。 在他的书房里,有两样东西最显眼:一是堆满书架的线装书,很多书页都翻烂了,空白处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二是桌上那盏台灯,灯罩上有个破洞,修了好几次还在用。 他穿的布鞋总是带着补丁,睡衣更是补了又补,工作人员偷偷做了件新的想换掉,他却说“旧的穿着舒服,国家的布要省给老百姓做新衣”。 正是毛主席这种日常的朴素,才让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广为流传。王进喜跳进泥浆池时,想的不是当英雄,是“不能让国家再受洋人的气”;焦裕禄在兰考种泡桐,图的不是留名,是“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雷锋捡螺丝钉攒着,念的不是吃亏,是“国家的东西不能浪费”。 那时候的干部下乡,自带干粮住牛棚,和农民一起挑粪种地,谁要是摆架子,老百姓会说“你忘了毛主席怎么教的”。 他没留下金银财宝,却给这个民族留下了三样东西:一是“不服输”的骨气,让中国人在原子弹、卫星这些“卡脖子”的领域硬闯出一条路;二是“共患难”的底气,让亿万老百姓相信“团结起来能改天换地”;三是“守本分”的正气,让“为人民服务”不是标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 现在,延安的窑洞仍然有很多人去参观,西柏坡的碾子也还在那里。当人们看到这些曾经陪伴毛主席的东西时也会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领袖的故事。 这些物件背后藏着一个民族在困难时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也是毛主席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微风]毛主席留下的是五千亿斤粮食,五百万吨棉花,二十多亿美元,六百多吨黄金,还
史迹萌报屋
2025-07-29 00:14: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