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傅雷夫妇死后却无人来认领骨灰,长子远在美国,次子则身不由己。不久,一

吴仁磊说 2025-07-28 11:17:06

1966年,傅雷夫妇死后却无人来认领骨灰,长子远在美国,次子则身不由己。不久,一个自称是傅雷女儿的女子站出来说:“我是傅雷的女儿,我要带他们回家。”

傅雷的故事,得从他的身份说起。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一手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把西方文学带进了中国普通读者的视野。他的文字犀利又深沉,带着对人性、对社会的洞察,读过的人很难不被触动。妻子朱梅馥呢,是那种典型的贤内助,家里家外一把抓,把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养得一个成了钢琴家,一个当了老师。可惜,1966年那个年头,傅雷夫妇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选择了自杀。这事在当时是个大悲剧,文化圈里的人都扼腕叹息。 他们走后,按理说骨灰该由家人领回去。可那时候谁敢出头?傅聪在美国,回不来;傅敏在北京,自己都顾不上。亲戚朋友也怕惹祸上身,没人敢碰这事。骨灰就这么在上海万国殡仪馆放着,眼看就要没人管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叫江小燕的女子出现了。她不是傅雷的亲闺女,甚至跟傅家没啥交集,但她愣是站出来,说要领骨灰,还真把这事给办成了。 江小燕是上海本地人,1939年生的,家里有点艺术底子,父亲是画家。她小时候受过不错的教育,后来还学过画画。不过,1958年她因为帮老师说话,被扣了个“右倾”的帽子,大学没上成,只能跟着父亲混日子。1966年,她27岁,在钢琴老师那儿听说了傅雷夫妇的事。她觉得这太让人难受了,尤其是听说骨灰没人领,心里憋着一口气,觉得自己得干点啥。 她不是瞎冲动,做这事之前,她先跑去傅雷家,跟保姆周菊娣聊了聊,摸清了情况。知道傅聪和傅敏都来不了,她就想了个法子——冒充傅雷的干女儿。她跑到殡仪馆,面对工作人员的盘问,她硬着头皮扛住了,最后还真把骨灰领了出来。

领回来后,她没自己留着,而是找到朱梅馥的哥哥朱人秀,把骨灰交给他安葬在永安公墓。为了防着墓地被砸,她还挺机灵,用傅雷的本名“傅怒安”登记。 这事没完。1967年,江小燕因为写信替傅雷喊冤,又被抓去问话。她没慌,用老实话应付过去了。后来,傅家想谢她,她也没要啥,就拿了张傅聪音乐会的票。她这辈子没啥大名气,现在八十多岁了,住在上海郊区,日子过得挺安静。可她干的这事,真挺让人佩服。 说到底,傅雷夫妇能入土为安,多亏了江小燕。后来傅敏整理了《傅雷家书》,这本书火了,里面全是傅雷对儿子、对人生的真心话,成了不少人的精神寄托。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吴仁磊说

吴仁磊说

欢迎关注!